最小僅1歲!北京剛剛通報詳情!
今天(20日)下午,北京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通報新增確診病例相關情況。
劉曉峰介紹,6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齡平均37歲,最小1歲,最大56歲,北京戶籍6例,外省戶籍16例,豐臺區13例,大興區8例,海淀區1例,臨床分型輕型9例,普通型13例,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具體情況如下:
病例1,男,50歲,黑龍江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女,33歲,河北人,住大興區西紅門鎮,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男,39歲,湖北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男,34歲,河北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5,女,54歲,黑龍江人,住大興區黃村鎮,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某飯店,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6,43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7,男,52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8,男,34歲,山東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9,男,31歲,河南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0,女,34歲,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1,女,34歲,北京人,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2,男,34歲,廣西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9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3,女,32歲,四川人,住大興區黃村鎮,工作單位為某食品廠,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4,女,34歲,河南人,住大興區西紅門鎮,工作單位為某食品廠,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5,女,56歲,北京人,住海淀區永定路街道,為6月16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5,男,22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6,女,53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7,男,1周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8,男,44歲,河北人,住大興區高米店街道,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3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9,男,36歲,河北人,住大興區清源街道,為6月13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0,女,24歲,北京人,住大興區黃村鎮,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21,女,47歲,河北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2,為6月12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9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為輕型。
6月18日晚些時候確診的4例病例情況:
病例1,男,54歲,廣西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女,46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女,57歲,黑龍江人,住豐臺區南苑,曾經到新發地市場采購,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女,61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同一小區已報告多名確診病例,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劉曉峰提醒:
曾經去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要服從社區防控管理要求,主動報告,不得外出,做好自身防護。
各單位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培訓,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不帶病上班,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就近就醫。
加強通風換氣,做好收銀臺、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共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市民朋友盡量減少外出就餐,避免多人聚餐;
在住所、工作場所等處,需保持室內定期通風;
根據近日篩查情況和流行病學調查,未在5月30日—6月12日接觸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極低,不必扎堆預約篩查核酸,居民朋友可根據社區統一安排,有序參加核酸篩查,在進行核酸檢測時有序排隊,不要扎堆擁擠;
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外出后及時洗手,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北大國際醫院出現1例確診病例
該院2669醫護人員核酸檢測為陰性
北大醫療產業集團總裁宋金松表示:北大國際醫院近日出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該病例為北大國際醫院急診科護士,主要負責急診科留觀室患者的護理治療。他曾在6月17日參加醫院針對在崗職工普遍開展的核酸檢測,當時的結果為陰性。17日晚,該護士接到昌平區CDC通知,因與海淀區之前的確診病例存在關聯,按昌平區CDC要求進行集中隔離,18日確診。
病例出現后,學校、北大醫學部和北大國際醫院高度重視,迅速采取果斷措施,扎實開展相關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1.立即暫停了醫院急診科的接診工作。對于在急診科留觀的患者及陪同家屬,及時采取相應的防疫措施;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視同密接者進行集中隔離,調配其他醫務人員進入急診科工作,隔離防護等級按照發熱門診進行管理。之后,又采取了全院封閉管理等更為嚴格的措施。目前,醫院正在對這名護士近期曾接觸過的所有患者進行追蹤,密切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
2.對這名確診護士近日來的工作情況、活動軌跡進行梳理,安排醫院內與其有密切接觸的員工進行集中隔離,其他員工在宿舍進行觀察。對全院所有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截至今天上午已檢測院內醫護人員2669人,均為陰性。要求未在院的醫護人員居家隔離,通過社區進行核酸檢測。
3.對醫院急診科、員工宿舍等重點部位進行了全面消殺。北大醫學部還第一時間協調國家級醫院感染防控專家到北大國際醫院進行指導,避免出現院內交叉感染。
進口海鮮有新冠病毒存活嗎?
專家回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明確,經過呼吸道和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是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物傳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報道;
第二包括海鮮在內的所有的食物,它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可能存在著被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可能,新型冠狀病毒污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之后,在這個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的表面是不能夠繁殖的,但是常溫下可以存活的時間也相對較短,但是在低溫下新型冠狀病毒存活的時間比較長,因此目前還不能排除低溫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作為病毒的載體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環境并引起人類傳播的可能;
第三檢驗檢疫它是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海關對進口的每個批次的食品都要抽樣并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
第四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食品進入食物鏈,當前就加大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加強食品企業的主體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
核酸檢測累計采樣229.7萬人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通報,自6月13日以來,根據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展情況,為迅速阻斷疫情傳播,北京市啟動了全面核酸檢測,截至6月20日6時,已累計核酸檢測采樣229.7萬人。
張強在會上表示,所有集中隔離人員14天期滿后,將再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者可解除隔離。
自11日以來北京累計確診病例205例
首都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通報:自6月11日以來,北京發生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已累計報告本地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總數205例。
當前首都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防控仍處于緊要關頭。要嚴防疫情擴散,高度重視院感防控工作,屬地政府、主管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院感防控的主體責任,嚴防院感事件發生。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