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的度數
嚴厲、不茍言笑、沉默寡言,32歲的張弛聊起自己的父親,像是在聊一個陌生人。父子平時的聊天總是“最近忙啥”“挺好的”“注意身體”這樣的三部曲,誰也沒從對方口中探究出更多的生活細節?;蛟S只有到了父親節,張弛才會主動擠出幾個字發微信給他的父親:爸,節日快樂。
這是一對典型的中國式父子:一個執拗固執的兒子遇到了一個不善表達的父親。在32年的相處中,這對父子不斷上演著經典的中國家族故事橋段:嚴苛與叛逆,隱忍與矜持,老去與成長,不斷和解,最終放手。
△曾經的兒子變成了今日的父親(新華社/圖)
初聞不識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作為兒子的張弛現在也成為了父親,他有一個5歲的女兒,重復著他小時候和父親的故事。這讓張弛開始重新思考父親這一角色,也得以理解父親之前的一些做法。
過去幾年,每逢父親節,張弛都會帶上一瓶好酒去父親家,雖然父子倆也很少對話,但是在酒杯交錯之間,父子二人心領神會。
看似淡雅,實則醇厚,中國式父子情深意切,都化在這濃郁的酒中。
沉默的和解
對于張弛來說,如何談“父親”不是個輕松的話題。
2006年,張弛去美國留學,父親送行。機場離別,父親沒說什么溫情的話,只說:“我10來歲就去上海當學徒工,你都18歲了,該自己獨立了?!币驗楦赣H的冷漠,張弛整整四年都沒有回國。
△迎來送往的機場,藏滿了父子之間的秘密(新華社/圖)
嚴厲、不茍言笑、沉默寡言,32歲的他聊起自己的父親,像是在聊一個陌生人。他還記得他初中被評為學生會主席,跑到公共電話亭打給父親,父親只說了嗯的一聲,便沒有更多的話語,少年的張弛一直耿耿于懷。
回國工作之后,張弛打回家的電話總是撥母親手機號,有時候挨不住面子,也會裝作關心父親幾句,父子間的對話總是三兩句就說罷,像是陌生人之間的寒暄。
父子之間最大的一次爭執,是因為買車,父親堅持給張弛買SUV,而張弛則堅持買兩門轎車,兩者爭吵后都陷入了冷戰,彼此不相讓,留下母親當和事佬。若干年后,張弛才從母親口中知道,父親希望以后退休了,張弛可以抽空帶他去新疆看看,那個父親的故鄉。雖然懂了父親的心,但由于工作繁忙,卻一直沒有機會幫父親實現愿望。
后來,張弛有了自己的女兒,父子的走動較之前頻繁一些。張弛和父親有時候也會約酒,雖然依舊是沉默的氛圍,但父子兩人卻心情不錯,也算一種對于兒時過往的和解。
張弛常說,父愛是偉大的,但這種偉大常常比母愛更難描摹。每年母親節盛大隆重,父親節悄然而過,往往在多年之后,子女才會后知后覺地品味起父愛的滋味。
對于這個父親節,他打算買一瓶第八代經典五糧液獻給父親?!叭丝此破届o,實則內斂;酒看似淡雅,實則醇厚”,張弛希望通過這瓶酒,把想要說給父親的話藏在里面。
從敬畏到敬意
每每看到羅中立那幅油畫《父親》,軟件工程師林雷的內心總是一震,畫中父親臉上的一溝一壑,就像藏在他內心的家庭往事。
△羅中立于1980創作的《父親》,喚起了一代人對于父親的記憶(新華社/圖)
林雷來自山東農村,家里并不富裕,在林雷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表默默付出的人?!八惠呑有羷?,又一輩子默默無聞,好像就甘于那樣一生只為維系一個家庭的養家糊口、家庭和睦——在單位是一架認真而一絲不茍的機器,回家也沉默不語,忙著照顧家庭,養育子女?!?/p>
△每一個父親都是子女內心的超人(新華社/圖)
大學畢業后,林雷留在了父親眼中的大城市上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林雷逐漸在上海扎根,和老家父親交流越來越少,父子最長的一次,將近半年沒有通過電話。
對于林雷的工作,父親一開始并不理解,他總是分不清楚搞電腦和修電腦有什么區別,有時候也會對張弛說實在不行就回老家。
△手機已經變成父親了解孩子生活的重要工具(新華社/圖)
閑暇之余,林雷教會了父親語音、Face Time,希望兩父子空的時候可以多說說話,但父親總覺得這會花錢,常常對林雷說:你掙錢也不容易,也不要太浪費。在一些節假日,林雷也會給父親發一些紅包,讓他給自己買點東西,但父親總是拒絕,認為網絡上的財務周轉都是洪水猛獸,充滿風險。
對于這一切,林雷也不知道父親是真的不懂還是只是不愿給自己添麻煩。每一次回家,林雷都會覺得父親身體狀況在下滑,這個小時候心中的超人開始變老。
這個父親節,林雷打算給父親送一瓶酒,對于酒的選擇,林雷選擇了五糧液,這是林雷父親為他考上大學時準備的酒,小時候,父親總對林雷說:做人要如一瓶好酒,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是一種父子之間的傳承,也是一種無聲的陪伴。
林雷的枕頭下面珍藏著一個日記本,他這樣形容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像他那一代大多數農民一樣,沒有文化、樸素、勤勞;我的故鄉和中國多數的村莊一樣,貧瘠、平淡、默默無名,而就是這樣的父親和這樣的村莊,成為我前行的依靠。
一瓶第八代經典五糧液,延續了經典五糧液的傳承,是重溫兒時父子的歡愉,也是追尋父輩的奮斗軌跡。
像你,更懂你
在中國的家庭里,這樣的情景還能數出很多很多。相比起溫柔、體貼、賢惠的母親,中國父親似乎更多沉浸在寡言、堅毅、嚴苛的形象里,留在記憶中的,只有遙遠如山的背影。
△父愛無言,大愛無聲,圖為《像你,更懂你》短片
而在父親節到來之際,作為中國民族品牌,五糧液發布了一條關于父親節的視頻《像你,更懂你》,從仰望到并肩,從不解到理解,從埋怨到敬愛,傳承和和美都是兩代人永恒的主題。幾個“微家人”的情感的背后,則是一個更宏大中國家庭情感的表達。
許多人花了一生都讀不懂,父親這兩個字到底意味著什么。也只有等到兒女長大成人了,才能憂父母所想,才會在自己和子女的倔強中,體會到什么是血脈相連的深情。
汪曾祺在成年的時候學會吸煙,一次他抽出兩支煙,父親一支,自己一支,父親還主動替他點上,父子二人相對吸煙。后來汪曾祺在文章里寫:“多年父子成兄弟。
愛他,像他,更懂他,中國式的父愛,像一首雋永綿長的詩。而父親真正的節日,也許從來都不是今天,而是你開始理解他的那一刻。
一瓶第八代經典五糧液,用傳世佳釀,釀出一杯真情實感、送出一份吉祥如意,在父親節來臨之際,用傳承和和美致敬無聲的父愛,用經典和不朽致敬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