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之戰 袁崇煥獨臥孤城
崇禎天聰四年(1630 年),袁崇煥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在北京西市磔死,慘烈凄厲更勝熊廷弼?!睹魇贰ぴ鐭▊鳌酚涊d:“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在后金大兵壓境、明軍主力撤入山海關內的極不利形勢下,時官職為“寧前道”的袁崇煥,以不足兩萬的兵力,將遠道而來的五六萬后金鐵騎阻攔在了區區一座衛城之下。他的非軍人出身的謀略,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勇氣,能夠使努爾哈赤止步于寧遠、使皇太極無法逾越山海關,卻阻止不了朝廷內的閹黨覆手之間毀滅他的肉體。崇禎天聰四年(1630 年),袁崇煥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在北京西市磔死,慘烈凄厲更勝熊廷弼?!睹魇?middot;袁崇煥傳》記載:“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
逆行,出關
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在北京會別剛剛因廣寧兵敗被革職的前遼東經略熊廷弼,單騎前往山海關走馬上任一個叫做兵部職方司主事的小官。二人話別時,也許誰也不會想到,熊廷弼這位令努爾哈赤不敢在關外輕舉妄動的名將,三年后會因為王化貞失廣寧而被明朝皇帝自毀長城,甚至在處斬后“傳首九邊”。如果袁崇煥能看透將來的命運,是否還會寫下“何用安危問去留”的句子?
此前,袁崇煥不過是福建邵武縣一介縣令,這次進京是接受朝廷的考核。天啟一年,后金已攻占了河東遼陽、沈陽等大小七十余城;廣寧一旦失守,相當于后金通向山海關的門戶已然洞開。“滿目兵燹,河西七百里邊城,俱為煨燼,關以外幾成異域”,而“山海一關止有殘兵五萬,皆敝衣垢面,一帶城垣仍紙薄塌圮,羅城內器械填塞,莫為查驗,而潰兵逃民聚如斗之城,互煽互掠,立見獸散之勢”。 明廷絕大多數高級官員都視關外為死地:“屢敗之后,人情入關一步便為樂園,出關一步便是鬼鄉”, 惟有袁崇煥“自陳愿備兵”,被奏許。
今天的寧遠城叫做興城,出山海關不過100公里左右,是遼南的旅游勝地。除了海濱,興城最有名的便是袁崇煥當年擊敗努爾哈赤的古城墻。經歷了1950年代末期的拆城墻風潮,曾經擁有2000多個城池的中國土地上,僅余下四個擁有完整城墻的城市。微不足道的興城是其中之一,與西安、荊州和平遙并舉。寧遠小城在明宣德三年(1428年)才設“衛”,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