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動物名錄31年終迎大改,江豚等升一級,狼、豹貓等未列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共新增347個物種,55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包括藏羚羊、藏野驢在內的5個物種從一級降為二級。

雖然增列了不少物種,但仍有多家民間機構、科普人士發聲,增列狼、豹貓、部分蝙蝠和嚙齒類動物等,將豺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責任編輯:汪韜

全國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終于迎來三十年間最大的一次改變。

2020年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7月19日。

舊版的《名錄》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于1989年發布,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動物,除一些微調外,沿用至今。31年來,物種的保護現狀已大幅改變,江豚、龍蜥等瀕?;蛐掳l現的物種被要求升級或納入的呼聲強烈。

此次征求意見稿中,舊版《名錄》的692個物種中58.7%的物種有所變化,配得上“大修”之名。相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正在征求意見的《名錄》共新增347個物種,55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包括藏羚羊、藏野驢在內的5個物種從一級降為二級。

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一級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保護力度和違法罰則上有所區別。此次《名錄》修訂回應了一些公眾關注度高的熱點問題,如管控野生鳥類貿易、江豚的保護級別升級、海洋中最大魚類鯨鯊的保護等。但一些動物卻未能進入《名錄》,如狼和豹貓等,引發了增設的呼聲。

民間動物保育機構“自貢觀鳥協會”創始人李一凡感慨,《名錄》修訂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無論如何評價,這一步已經等了太久,太久。

對標國際動物保護名錄

民間呼吁修改《名錄》,官方亦醞釀多年。李一凡稱,2019年民間就已經流傳一份修訂稿,“這次的征求意見稿和去年的版本基本一致” 。

國家林業局、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征求意見稿)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解釋了此次《名錄》的調整過程。自2017年新修訂的野保法正式實施起,兩部門加快對《名錄》的調整工作。2018年,兩部門就《名錄》與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梅花鹿、馬鹿等物種交叉管理問題進行了研究。2019年1月,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