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斕志 | 蘇軾的家族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圖為眉山三蘇祠雕像。
蘇東坡的祖父蘇序為人慷慨,樂善好施,少時性格頑皮,讀書不求甚解;成年后喜歡寫詩且身手敏捷,詩作多達數千篇,是一位民間詩人:上自朝廷郡邑,下至鄉間漁耕,皆能入詩。蘇軾的兩位伯父都高中進士,大伯父蘇澹早亡,二伯父蘇渙是第一位由眉山出仕的人。
可見眉山蘇氏詩書傳家,淵源深遠。蘇東坡的母親程氏也出自眉山名門望族,外公程文應是眉山首富,舅舅程濬與伯父蘇渙為同年進士。當年蘇東坡父母的結合并非偶然,雖然當時蘇家已經敗落,與程家的財富地位頗不搭配,但蘇氏家族從學問積累到精神氣質,仍別于一般鄉紳。蘇程兩家可謂世家聯姻。
眉山的文人士大夫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或修身于家,或為政于鄉,都不肯走科舉之路。唯有蘇東坡的伯父蘇渙勤奮問學,及第入仕,開一時一地之風氣。繼他之后,眉山出仕者多達數百人,蘇氏家族也從此崛起,并由“三蘇”發揚光大。史書上記錄的蘇洵是一個老來發奮、終成大器的典范,還被編入家喻戶曉的《三字經》:“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笨梢娞K洵雖然在科舉上不像他的兩位兄長那樣成功,但一直懷有著作心和為仕志。
作為蘇軾的父親,蘇老泉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杰出人物。他在衰落的家道中一直暗暗積蓄力量,未曾懈怠。他博學多聞,四處游歷,遍訪名山大川,結交一些重要的文化和官場人物,把希望寄托在兩個兒子身上,而且勢在必得。
蘇洵與夫人程氏對蘇軾和蘇轍從小進行嚴格規范的培養教育,夫婦倆一個嚴肅刻板,一個慈祥溫厚,但都是飽讀詩書、深懷報國之心的人。他們深深地影響了蘇軾兄弟的成長,對其世界觀的形成、人生價值的取向,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蘇軾兄弟立志遠行,以入仕進身為最終目標,這其中當然有著儒學的強大規定力,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