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怎么刻畫女人的 | 文化解碼
《三國演義》大概更能代表傳統的主流社會對女人的態度:直男中心是真的,歧視女人是真的,不了解女人內心是真的,有時愛說些淫猥段子也是真的,但還是有底線的,不是什么臟水都往女人身上潑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關)《三國演義》里的女性形象數量不多,但正面人物不少。
水滸故事,產生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游民階級,甚至有學者認為《水滸傳》是“強人寫給強人看”的書,所以寫到殘忍暴力的行為,《水滸傳》往往有一種驚人的平靜。
《水滸傳》后來被非常出色的作家加工過,所以形成了一種恐怖價值觀和精粹敘事的奇妙組合。
《三國演義》卻源自史傳,最后定型于中下層文人之手。文人的下層,應該算社會的中層。所以比起《水滸傳》,《三國演義》要主流一些,或者說,以古代的標準衡量“,三觀很正”。
比如在對女人的態度上,《水滸傳》和《三國》的區別,就很明顯,簡單說就是:《水滸傳》認為,女人應該活成男人需要的樣子,但事實上做不到,所以女人壞透了;《三國演義》認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