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運營者買流量的價格為何如此高 | 經濟解釋
所謂群控行業,常見的就是一個大鐵架子,鐵架子上放著手機,每個手機都接著充電線,手機里面有SIM卡,運行著很多軟件,就像有人在真的用手機一樣,然后,用這些虛擬用戶,去薅平臺的羊毛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關)游戲是互聯網的重要發動機,其推力沿著產業鏈擴展帶動了多個行業。不過,在利用這個發動機強大的動力的同時,也要防止其火焰帶來的附帶損害。
人們在上網的時候,肯定會看到廣告,遇到自己喜歡的商品、游戲,或者其他服務,或會點進去。這個行為背后,有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你在騰訊、百度、頭條上看到一個游戲廣告,點進去下載,玩了一會覺得不錯,注冊、然后購買各種道具花錢。游戲運營者,要為你的這種舉動,支付100-200元人民幣。這就是所謂的“買流量”。
需要說明的是,這不是傳統的點擊付費模式,更接近于銷售提成。只有真實發生了注冊、購買之后,游戲廠商才會為這個用戶付費。這就涉及轉化率的問題,如果1000個瀏覽才有1個用戶注冊的話,那么,平均每個閱覽也才1毛錢。當然,這個價格已經非常高了。
相對于其他商品,游戲買量的價格高,有多種因素支撐。
首先,與游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