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國產短劇
“如果你的劇里沒有水詞兒,沒有過場戲,每一個鏡頭都是設計的,誰會倍速去看?”
責任編輯:劉悠翔
18集網劇《龍嶺迷窟》劇照。
2020年上半年國產劇市場的熱鬧,起始于1月1日開播的12集網劇《唐人街探案》,收尾于6月30日超過46萬網友打分的12集網劇《隱秘的角落》,豆瓣得分高達8.9。至今影視行業形勢仍不明朗,但20集以下的短劇集無疑提振了行業士氣。
知名影視制作公司正午陽光的兩部新劇《我是余歡水》和《清平樂》,播出反響令人意外。12集都市題材網劇《我是余歡水》在傳播量和口碑上完勝70集古裝劇《清平樂》——一個普通男人的中年危機,似乎比宋仁宗的朝堂涌動更有趣。
短劇《龍嶺迷窟》《危險的她》的編劇楊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觀眾已經度過了幾年前被從未見過的大IP和大制作場面吸引的時期?!按蠹覍嵲谑强蠢哿?,要看新的東西!”
《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直言:“‘觀眾’是個很寬泛的概念,很難當做創作的標準。最主要的標準其實還是我們自身想要做出一個什么東西,要遵循劇作規律,不能本末倒置?!?/p>
“大數據可不會告訴你,三個沒有名氣的小孩子的戲也能受到歡迎?!睏钫苷劦健峨[秘的角落》時說,“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覺得,中國影視最大的危險不是天價片酬,而是只會重復一種類型。當不同題材的12集短劇流行起來,說明整個市場都開始勇于創新了?!?/p>
《隱秘的角落》制片人盧靜曾在2017年擔任12集犯罪懸疑題材網劇《無證之罪》的執行制片人?!爱敵踝觥稛o證之罪》,原著小說的體量只適合做12集,但是我們不知道平臺到底要不要12集的劇,觀眾到底能不能接受。一切都是未知的?!弊罱K,《無證之罪》帶來了累計4.6億的播放量。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比起短劇,長劇在國內市場具有“天然”的優勢。一方面,在“按集購劇”的傳統商業模式下,集數越長,平攤到每一集的成本越低,賣給播出平臺的總價格越高,資金利用率和利潤也就更高;另一方面,對于播出平臺來說,長劇集更容易獲得招商和廣告,收視率或流量也會更高。
雙重因素下,“注水劇”開始泛濫。
2020年2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劇集長度提出具體要求:“電視劇網絡劇拍攝制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截至6月27日,2020年開播的109部在豆瓣顯示評分的劇集,40集以下的占70%左右,并且劇集長度與評分總體呈反比:20集以下的劇集平均分為6.5;21集-30集的平均分5.8;30集以上的劇集平均分5.5。
“劇集的長短和質量之間,本來不應該有必然聯系,但是現在觀眾好像覺得長劇就代表了注水,短劇就代表了精良?!薄稛o證之罪》的編劇馬偽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斑@幾年長劇確實不太理想,我認為這是一種情緒反彈?!?/p>
《失蹤人口》的導演和編劇王瑞新認為:“做長劇的時候,你無法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對照;當集數相近的時候,那些成熟的英美劇、日韓劇的經驗便會和我們形成對照,很容易從中找到不足,也更容易找到優勢?!?/p>
12集網劇《隱秘的角落》劇照。
“注水”往事:簽約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