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充氣娃娃出現在古希臘,會有人愿意買單嗎?
相比于發展中的我們,日本和美國的成人用品行業已經高度繁榮,牢牢占據著金字塔尖位置。業界曾為充氣娃娃消費者的層級提供了一句簡潔的概括:幾乎全部為單身男性,60%為40歲以上中年人。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充氣娃娃的前世今生。
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待在家里的歐洲人愛上了室內鍛煉。有數據顯示,西班牙的跑步機銷售增長達1159%,拉力帶增長500%,綜合健身器材增長421%,咖啡機、直發夾等也是搶手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數據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國,充氣娃娃的成交總額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62%和480%。有網友調侃,這是人的本能在疫情之下被無限激發的結果。
維特根斯坦說:哲學是就對語言的誤用。雖然我不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但毫無疑問,上世紀九十年代便已出現、眼下占據市場主流的全實體硅膠娃娃讓“充氣”一詞非常不適合用在這些情趣伴侶上。
我們目前能在某電商平臺心動點擊的Real Girls大多都是品相唯美的實體硅膠娃娃,價格往往近千元起步,往上可以一路走高到破萬,也有想得非常周到的賣家面向心有所屬的土豪,推出了“拿照片定制娃娃”服務并定價20萬,可謂情誼值萬金;少數半實體的充氣娃娃價格大多在三百元以下,最低端的可以低到幾十塊的塵埃里,有用硅膠做的,也有用塑料制的。
無論如何,將老外現在慣用的sex doll翻譯為“性愛娃娃”或“情趣娃娃”遠比朗朗上口的“充氣娃娃”更為嚴謹,但后者作為流行于上世紀的經典充氣式設計的專用名稱,搶先占據了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并借助我們在性文化方面的話語匱乏,穩健得很難再被改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