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想象之外

越南,在想象之中,是陽光、慵懶、法式風情,是身著白色奧黛、頭戴寬大斗笠的女孩;它是《西貢小姐》里的愛與決絕,是《印度支那》的亂世激情——然而,這個擁有58個省5個直轄市、3260公里海岸線、“長相”如同海馬一般的國度,也總在你的想象之外。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美顏濾鏡”下的越南青蔥、清新。 (視覺中國/圖)

有人說,如今的胡志明市還留有當年西貢“東方小巴黎”的風韻,越南還是以越戰為標簽的傷痕之國;然而,全世界背包客在胡志明市建立的“根據地”——范五老街上,不只有冰涼的奶昔,還有氣球里吹動的笑氣。對越南的想象,其實可以具體描畫為《情人》里那個撲烏比岡牌子香粉、涂櫻桃暗紅色口紅的15歲半女孩,戴一頂玫瑰木顏色的黑色寬飾帶平檐男呢帽,望向渾濁西貢河的那份安靜淡然;而這種想象,又可以是胡志明市西貢草禽園里最受歡迎的白虎:當游客伸手逗它時,它會突然躍起向你猛撲而來——越南,這個似乎不知會在何處停留的國度,一瞥之下,也能看到它鮮明的多重自我。

紀實鏡頭下的越南喧囂、混搭。 (張亞萌/圖)

純然行走

胡志明市濱城市場北面小路上,一輛摩托車的后座載著一個莫可名狀的人形龐然大物,上覆暗綠色包布,招搖過市,在數以百千萬計的摩托車流中尤為顯眼。

將尸體藏匿在摩托車大軍中,應該是最危險也最安全的所在,我不無惡意地想。之所以會產生這樣邪惡的念頭,大抵因為站在這個摩托車王國各大城市的街頭,總是面臨著一種仿佛象征了人生所有尷尬和矛盾的處境:停在勢如破竹的摩托大軍面前,不往前走,似乎就永遠無法通過路口;一味猛沖過去,那可能,就沒有任何可能了。

在越南,摩托車的噪音不分晝夜地在暑熱中蒸騰,折磨神經,讓人煩躁而無處躲藏;或許媒體盛贊當下越南充滿的“巨大的活力”,在聽覺領域則是“吵鬧的活力”,而且大有“越南越響”之勢:在河內巴亭廣場附近,摩托車、汽車的轟鳴,行人的叫喊,自行車、俗稱“你先死”的觀光三輪的鈴鐺聲,以及街邊店家的廣告、音樂齊聲作響,震耳欲聾,仿佛世界上每一個生物都正處于清醒狀態。而真正的摩托高手則在胡志明市,奔放的司機全然沒有交通規則的概念——那些摩托車座上的各色青年、中年、老年們,超速、飆車、逆行,在塞車的路段把人行道都占滿,或者干脆在紅教堂、中央郵局、濱城市場等異邦人出沒的地點玩“漂移”,逼得市政只能在一些路段設置路障。那些因為擦身而過或戛然停住的摩托而發出驚叫的,顯然都是沒見過世面的“友邦驚詫”。

而久經沙場的本地人早已見怪不驚,通過自駕、網約車和招手即上的摩托出租,他們于城市喧鬧的激浪之上“泛舟”,輕松將自己擺渡到目的地;而初來乍到者卻只能艱難地學習行走——在這個聲浪組成的浮世中,在街頭如過江之鯽的摩托車流間穿行,也完全可以操練專注的操行與“入定”的心境——在越南過街,唯一可行的方法,是直視著摩托大軍,心中就當眼前空無一物——然后堅定、勻速、心無旁騖地邁開大步。

河內街景 (視覺中國/圖)

神靈舞蹈

有人吐槽,越南是一個沒有片刻安寧的國度。

而在越南中部小城會安,秋盆河慢慢吞沒了夕陽的余暉之時,河兩岸的街道上,或圓或扁的越南燈籠就會亮起來,開始綻放艷麗而曖昧的色彩,而偏僻街道上只剩下昏黃街燈與婆娑樹影,頗有些萬籟俱寂的情趣。

哪怕是在白天,會安也有人聲杳杳的韻致。走過由住在此地的日本人于16世紀末建造的來遠橋,看過橋兩側代表始建和完成年份的石猿與石犬,向東走,就是當年中國人聚居區。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