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返鄉”的人

這些以不同形式返鄉的人,與疫情相遇,也和當地的公益組織、鄉村社群產生了密切互動,誕生出新的公益模式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方法。

張學龍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再三強調,民間力量要再造故鄉,經濟不是大問題,肯定會有投資,但更重要的是提供處理事情的解決辦法和思維方式,“知識是最實在的東西?!?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晗

網紅主播蔣玉立很看重雞蛋的品質,她不時會到養雞場里看看。 (受訪者供圖/圖)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帶來了新契機。

蔣玉立曾是一名淘寶主播,賣了三年化妝品,攢了30萬粉絲,疫情期間交通受限,她被困在湖北老家,干脆留在老家做直播,幫著雞蛋滯銷的農戶賣雞蛋,從村里、鎮里一直賣到隔壁鎮的雞蛋。

24歲的大學生彭爽在疫情中參加了一個志愿者組織,之后干脆留下來工作。而商人張學龍則意外地在疫情中成為村里志愿者團隊的骨干,和鄉村產生了新的連接。

這些以不同形式返鄉的人,與疫情相遇,也和當地的公益組織、鄉村社群產生了密切互動,誕生出新的公益模式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新方法。

2020年6月23日,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湖北峰會在線上舉行,人們回憶抗疫中的經驗,也反思差距,面對新的變化,思考如何開展眼前的常態化抗疫和恢復。

賣雞蛋的“網紅”

疫情以前,蔣玉立是小有名氣的網紅主播。在她給南方周末記者發來的往期視頻截圖中,這個直播名叫“小劉濤玉立”的年輕人,秀著大鉆戒,丈夫帥氣地坐在身后陪襯,和現在賣雞蛋的生活迥然不同。

“現在整天往山上鉆,都不能看?!笔Y玉立咯咯地笑。

她的父母是湖北省荊門市鐘祥市的普通農民,以副業的形式養著一千只雞,農家里的雞散養在后山上,主要出產土雞蛋。疫情前,蔣玉立也往粉絲群里發廣告,幫父母賣土雞蛋,“都沒上(直播)鏈接”。

2020年2月初,各省市實施隔離措施,回家過年的蔣玉立也困在家里。當時,村里和父母一樣養雞的養殖戶有38家,平均每家養雞4000只左右。村口一封死,上門收雞蛋的商販也不來了,整排整排的雞蛋堆滿了屋子。

村民們很著急,想到了蔣玉立是“名人”,“覺得我們家應該有銷路?!笔Y玉立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最初有人打電話給她父親,試探著問她家有沒有辦法。同組的一個親戚直接上門了,戴著口罩傾訴自己的難處,“孩子要讀書”“老公癱瘓臥床”。

不到三五天,陸續來了十多個人,有人進門就哭,有人提出原來賣5元一斤的雞蛋3元也賣,“能拿一點錢就拿一點”。

父親勸蔣玉立“別操這個心”。在他眼里,蔣玉立仍是不諳世事的小孩,農村事情多,又關系復雜,肯定做不來。

但蔣玉立有自己的想法,覺得可以試試。

蔣玉立讀書讀到高二,在外打工,賣過衣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