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韭菜曾經是奢侈的象征

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五代楊凝式《韭花帖》,得名于“韭花”二字。

美國的華人超市也有非常鮮嫩的韭菜,而且是細葉韭,味道非常濃郁。加州的二月,與我國南方氣候相近,也是初春吧,此時的韭菜,香味濃郁、無渣,包韭菜餃子,與豆干、豬肝豬肉、蝦仁同炒,正是當時!

韭菜歷來被稱為春天第一菜,這典出周颙。據《山家清供》載,六朝的周颙,清貧寡欲,終年常蔬食。文惠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他答曰:“春初早韭 秋末晚菘?!本录词蔷虏?,菘是大白菜。周颙是南北朝時南朝宋的大家,言辭婉麗,工隸書,兼善老、易,長于佛理,對美食也算有研究,他對韭菜和大白菜的評價,成為經典。

對春韭大贊特贊的還有杜甫,他在《贈衛八處士》詩中的名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膾炙人口。有人據此考證,杜甫在衛八家吃的春韭,應該是韭黃,原因是北方的春天陽光少,當時又沒大棚種植技術,光合作用不夠,只能長出韭黃。其實,韭菜是耐陰植物,北方的春天,也是可以長出綠油油的韭菜的。

對春韭更早的記載來自于《禮記》,《禮記》說:庶人春薦韭,配以“卵”,這分明是雞蛋炒韭菜??!而且還用于祭祖。大吃貨蘇軾寫過“斷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東坡先生說的這個春韭,倒是百分百的韭黃,不過那時叫黃韭。明代美食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蔥、蒜、韭三物,菜味之至重者也?!璐镉胁?。蒜則永禁弗食;蔥雖弗食,然亦聽作調和;韭則禁其終而不禁其始,芽之初發,非特不臭,且具清香,是其孩提之心之未變也?!彼f蔥、蒜、韭是重口味的蔬菜,他不吃蒜,蔥做調料還偶爾來一下,韭菜就只吃春韭了,春韭為什么好吃?就如小孩的童真,多么可愛,長大就變了!這是對春韭的官方認證,須知李漁的《閑情偶寄》,尤如今日之陳曉卿老師的《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

據汪朗老師考證,文人大贊特贊春韭,殊不知韭之極品為冬韭,即數九寒冬在暖房中精心培育的韭菜,因其成本過高,過去只能作為皇室的特供?!稘h書·循吏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然蘊火,待溫氣乃生?!碑敃r的溫室,為了讓韭菜等長出來,居然用薪火保溫?!妒勒f新語》載,西晉首富石崇與王愷比闊,在大冬天端出了韭菜醬,讓王愷大丟面子。王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為了支持老舅和石崇斗富,司馬炎還贊助他許多宮中寶物,但是冬天遇到韭菜醬,王愷仍然傻了眼。后來查明,石崇的韭菜醬,不過是韭菜根與麥苗的混合物,可見冬韭在當時之珍貴。

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后宮嬪妃,“衣皆珠玉,一女歲費萬金,寒月盡食韭芽?!庇矛F在的話說就是:皇帝的老婆們衣著穿珠帶玉,每人每年就用掉萬金,冬天還有韭菜吃!乖乖,有韭菜吃成為奢侈的象征!即便是清代,冬韭也還是不便宜,康熙時柴桑著《燕京雜記》“冬月時有韭黃,地窖火炕所成也。其色黃,故名。其價亦不賤?!边@是地地道道的韭黃,但明顯沒那么貴了,故曰“不賤”。

文人詠春韭,官家好冬韭,原因很簡單,冬春的韭菜都好吃,只是文人窮酸,吃不到冬韭;官家豪奢,非貴不吃罷了。韭菜是耐寒又耐熱的植物,春夏秋冬都能生長。春季和冬季韭菜生長慢,它的芬芳物質貯存時間夠,所以有韭菜味,夏天韭菜生長速度快,來不及貯存足夠的芬芳物質,加上粗枝大葉,纖維太粗,吃到嘴里就如稻草,感覺確實不好。依我之見,若按季節排,春韭冬韭并列第一,秋韭次之,夏韭最差。

韭菜好不好吃與季節有關,還與品種有關。葉韭最好,花葉兩用韭(就是既產韭葉又產韭菜花的品種)次之,根韭最差;在葉韭之中,小葉韭最佳,大葉韭稍次。這是因為韭菜特殊的香味來自于硫化物,這幾個品種硫化物含量不同的緣故!韭菜不宜過火,因為硫化物遇熱揮發,一炒過火,就是吃草了。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