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重啟:華人和他們經歷的生死百日

中國人的疫期生活,只要不感染新冠肺炎,只要有食物,只要自己能搗鼓些菜肴,似乎就不那么苦。

沈馥音記得,疫情最嚴重時,每天從早到晚都能聽到橋上有救護車駛過。那時她上網課,其他同學和老師發言時,背景音里也會傳來救護車的鳴笛聲。

一家華人殯葬公司的接線員,曾連著兩天接到同一位女士的電話,前一天告知爸爸去世了,第二天媽媽也走了。

這些中國女人勤快,從早忙到晚,沒有時間休息和娛樂。她們知道,如果不奮力往前,就會回到自己努力擺脫的原點。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當地時間2020年6月10日,紐約法拉盛華人社區街頭,兩天前,紐約市進入第一階段重啟。(視覺中國/圖)

?編者按

2020年7月6日起,紐約市進入第三階段重啟。

重啟是從6月8日開始的,那是紐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后的第100天。從3月1日到6月8日,紐約成了美國乃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震中”。截至7月7日,紐約市確診214371例、死亡18611人。

這座超級大都市其實只有839.9萬(2018)人口,遠不及中國的疫情“震中”武漢,但已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和4月時的武漢“解封”不同,紐約的“解封”采用了“重啟”一詞。原因大概是因為紐約從未真正“封城”,而是關閉非必要設施。

這個城市有著亞洲以外最多的華裔人口。2018年數據顯示,將近840萬紐約人中,有48.6萬華人。掙扎在新冠里的紐約,華人是“特殊”族群,他們最早對疫情戒備,因警覺遭受壓力,防疫物資儲備相對充足,并且不吝贈予他人。

即便如此,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它經歷生死。

口罩和食物

疫情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同時,也是兩個意象——它們傳遞社會價值和文化習俗的差異,也折射了華人內部與外部社群的互動。

沒有中國人會忘記疫情初期時武漢的混亂、窘迫和不安。正因如此,在紐約成為美國疫情震中以前,華人已是這座城市里最謹慎的族群,沒有之一。

因為謹慎,甚至不惜和他人產生齟齬。

首先是口罩。

2月初,一所大學計算機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唐乾勇剛返校,幾乎每個中國留學生都戴上了口罩,哪怕是在課堂上。唐的父母,從中國給他寄來了兩百多個口罩和3個護目鏡。

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張曉卻是個例外。

她在2月底返回實驗室工作,一位中國同事因為戴口罩遭到美國同事指責:“是你們中國人帶來了病毒,我們還沒防你,你還防我們!”張曉就讀的哥大化學專業PhD,按以往經驗,僅有三分之一學生能最終取得博士學位,而導師目前有近二十名學生?!叭绻阋粋€報告沒寫好,或者和教授關系比較僵,會被美其名曰‘勸退’,實際就是開除?!睘榱司S護與教授、同事間的關系,她盡可能低調從眾,也不想惹惱任何人。

另一位紐約大學在讀的中國學生分享了一個細節:和他同公寓樓的中國同伴情緒“到了夸張的程度”,比如指責他人扔垃圾時為什么不將垃圾袋緊緊封口,聲稱這會助長病毒的傳播。

2月下旬之后,“謹慎”演變為“曠課”,唐乾勇和一些中國留學生開始宅在公寓。有一門課,教授每次都會點名,點到中國留學生時,很多名字無人應答。課后,那位印度教授給全班同學發了一封郵件,大意是任何人都不能無故缺席。字里行間能看出他的不滿:“上周六的這節課讓我很受傷,請尊重我、助教們,以及你們的事業?!辈贿^,這沒有改變唐和朋友們的態度,“課可以翹,可以再修,被感染的風險我不敢冒”。

紐約在3月的第一天確診了第一個病例。疫情發展如同按下快進按鈕,防控隨之升級。到了3月中旬,大型活動被限制,所有學校被關閉,繼而紐約州封州、紐約市封市。這種封城和國內不同,更多只是關閉非必要行業,建議人們不要外出,但不會強制規定人們的行為,一切靠自覺。

美國口罩緊缺的時期,一些中產華人社群積極幫助本地緩解燃眉之急,某種程度上嘗試重塑與其他社群的互動。

譬如華人作家胡桃和策展人張蘭。紐約疫情尚未暴發時,她們都在美國買了大量口罩寄回國內。紐約疫情嚴峻后,她們又自發地,為所在地的醫療機構、警察局募捐口罩。

“今天我們小鎮的華人也在組織捐款買口罩,我們鎮上已經確診9個。我也代表我的讀者捐了一點,因為最近還真有很多讀者給我打賞,你們的錢會幫助到我們這個小鎮上的消防員、警察、救護員和老人。謝謝你們了!”張蘭在3月23日更新的疫情日記里寫道。

胡桃回憶說,那時她們還在網上購買塑料薄膜、松緊帶,做成防護面罩,送到相熟醫生所在的醫院用以支援。斷斷續續地,竟做了500個。

然后是食物。對華人來說,食物可能比口罩更令人頭疼。

封城前期,紐約大學的中國訪問學者陳麗華從超市搶購了一些物資。一年前,她帶著兩個孩子和自己的母親一起來到紐約。疫情期間什么都可以缺,但對孩子而言,新鮮蛋奶、蔬菜不可或缺,然而,新鮮食品放不過2周。

在家隔離,食物依靠網購,超市雖然有貨,但口罩緊缺,華人也不大敢出門。三四月間,配送份額緊俏,人人鉚足了勁,設定凌晨一點的鬧鐘,常常是新的配送時間一出來,立馬被搶購一空。

幸好,后來在華人社群內部,一些配送團隊逐漸建立,人們能在各種各樣的微信群中訂購水果、蔬菜和肉類。陳麗華才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陳麗華是內蒙古人,喜吃面食,有時自己做上一大碗手搟面,加上幾瓣生菜,放上幾片牛肉,面湯香得她一飲而盡。母親生日那天,她還照著YouTube視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