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先生與他的日本弟子: 克貝爾的日本遺產

就學識而言,克貝爾可說是位令人生畏的飽學鴻儒,然而他的臺下生活卻令學生對其更加肅然起敬??素悹柦K身未婚,在學生的印象里是一個“無妻、粗衣、薄食,唯從朝至晚讀書”的純粹學者。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克貝爾與他的日本弟子合影。

近代日本的大正時代(1912-1926)雖然只有十五年,卻留下了多姿多彩的創造,從政壇到文壇,與前后時代的風氣差別之大,每為后世所驚異。強調和重視個性的培育,提倡人格主義、文化主義、教養主義,成了重要的時代標簽。政壇上第一次實現了政黨政治,與軍部勢力暫得抗衡;文壇上則興起宣揚人道主義的文學團體“白樺派”;思想界則推崇人格的完善和文化的養成;而此時的經濟界也因為歐戰使得資本得以擴張,消費欲望開始膨脹,“今日帝國,明日三越”,帝國劇院和三越百貨作為精神和物質消費的象征,成為時代一景。與之前注重國家訴求的明治以及之后逐漸趨向國策主義的昭和相比,處于中間階段的大正明顯風尚迥異,因此很多人也將此稱為中間時代——一個在社會各個層面的訴求上具有獨特性或者過渡性的時代。

時代風氣的形成有多重因素,最重要的當然是人的作為。這一思潮的倡導者與參與者基本出生于上個世代,即在明治中期出生,大正開始的年份大多也正是他們結束學業、登上歷史舞臺一展抱負的時候,如文學評論家阿部次郎的自傳式作品《三太郎日記》一時坊間大熱,流行于探索自我價值的年輕人之中,被譽為“青春圣經”。雖然眾多元素促成了他們的思想成熟,不過始終不能拋開求學時代所接受的人文熏陶。明治時代播下的教育種子,終在大正形成“教養”(教育養成)之花。其推動力,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奠基人,那就是德國人拉法?!ゑT·克貝爾(Raphael von Kober, 1848-1923),一位被日本人譽為“開啟日本哲學界和思想界之黎明的人物”。

克貝爾的再傳弟子、西洋古典學會的前會長松平千秋(1915-2006,古典學奠基人之一田中秀央的弟子)在學會成立十周年的回顧文章中提到,日本古典學偏向古希臘,這與克貝爾的個人趣味有著緊密的聯系,畢竟是他最先培養了日本知識人對古典學問的趣味,所以他堪稱“日本西洋古典學之父”。事實上,克貝爾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種學問的志趣,這位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年并最終客死異鄉的德國人,在當時的學生心目中無疑是學者的典范、學問的象征乃至精神的燈塔?!爱斔谛@里悠然行走時,周圍像是有一種光輝,令人不由生起敬畏之心,默然目送其遠去?!痹谙哪渴墓P下,先生的一言一行都富有詩意?!皬臉淙~間可以看到高高的窗戶,窗腳露著克貝爾先生的頭。旁邊冒出了濃濃的藍煙。我對安倍君說,先生正在抽煙呢!”

克貝爾是明治早期在日耕耘的德國哲學教授之一,從教二十多年,弟子眾多,門下知名者包括文學家、數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宗教學家和語言學家等時代翹楚,如夏目漱石、阿部次郎、魚住影雄、深田康算、西田幾多郎、桑木嚴翼、柿崎正治、波多野精一、田邊元、安倍能成、和辻哲郎、九鬼周造、金杉英五郎、田中秀央(前述松平千秋的老師)等等,皆為各自學術領域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