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D614G變異株成為全球主流毒株?
一種新冠病毒突變株D614G(第614位氫基酸發生點突變)取代了早期在武漢患者體內分離出的毒株,正成為肆虐全球的主要毒株。最新研究表明,這一突變毒株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且可能影響抗體治療和疫苗保護效果。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D614G變異株在歐洲形成規模后,迅速在世界其他各大洲擴散。
D614G變異株橫空出世
2020年7月2日,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著名的《細胞》雜志發文指出,一種第614位氨基酸發生點突變的新冠病毒突變株正在成為全球主要新冠病毒毒株。研究表明這一突變株具有更強的傳播力,6月中旬在北京市新發地出現的毒株也含有這一突變。
根據新冠病毒基因組信息分析,其第614位氨基酸位于刺突蛋白區域,該氨基酸最早在武漢市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到的新冠病毒上為天冬氨酸(D614),2020年1月12日前在歐洲演變出甘氨酸G614突變,該突變在基因水平上是由單一堿基突變造成的。D614G突變一般還伴隨著其他三種突變,這四個突變位點往往出現同一個變異株中,其中D614G突變最為關鍵。
隨著歐洲疫情的暴發和擴散,擁有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迅速在全球擴散開來,并成為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在分析不同階段的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數據庫中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之后,研究人員發現,在3月1日之前,G614新冠病毒變異株只占到全部近1000個病毒的10%,在3月初到3月底提交的約1.5萬個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中,G614變異株已占到67%,而4月1到5月18日全球提交的1.2萬多個病毒數據中,G614變異株占比更是高達78%。
D614G變異株最早報道是在德國、意大利等國家出現,然后很快在歐洲擴散。2月中旬之前,意大利分離出的毒株仍然是D614,但是2月19日之后,G614變異株成為絕對主力,D614毒株基本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