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頓《事發之屋》中的特朗普政府:就像一個彈子機
雖然博爾頓因其在外交事務上的鷹派觀點,歷來為自由派媒體所不喜。他拒絕在國會總統彈劾案上作證,更給了政敵攻擊的口實。但拋開這些成見不談,博爾頓這本書還是很好地向讀者展示了真實的美國政府外交決策流程。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20年6月23日,特朗普政府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的回憶錄《事發之屋》正式出版,引發外界廣泛關注。該書透露諸多他親身經歷的特朗普政府外交內幕,種種有趣的細節,如特朗普不知道英國擁有核武器,已經在新聞報道和網絡文章中得以呈現。本文試圖從之前這些報道文章不曾涉及的當前美國政治氛圍,以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職責變遷的視角,來審視博爾頓對特朗普政府外交決策的敘述。
博爾頓和他的新書《事發之屋》。
博爾頓其人
博爾頓有著豐富的政治與外交履歷。他在里根政府時期便供職于美國國際開發署,該機構負責美國大部分對外援助項目,之后則轉入司法部工作,在提名斯卡利亞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等問題上與國會打交道。老布什政府時期,博爾頓任助理國務卿,負責國際組織事務。小布什就任總統后,博爾頓先是在2001-2005年間任副國務卿,主管軍控和國際安全,之后則在2005-2006年間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在回憶錄中,博爾頓不時引出一些事件與人物來證明自己在外交事務方面的有著豐富經驗,例如在描寫特朗普與普京的赫爾辛基峰會時,提到自己1990年第一次到該地,為的是籌備老布什與戈爾巴喬夫就薩達姆入侵伊拉克問題的會面,特朗普的隨行人員基本都不知道那次會面,更別說參加了。在談及中程導彈條約問題時,博爾頓經常援引自己2001年力主小布什政府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的先例。此外,他還言及自己向基辛格、鮑威爾、賴斯等前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求教,并且和不少外國元首及外交官都是老相識。
博爾頓曾在小布什政府任副國務卿,離職后猛批小布什政府。
結緣特朗普
乍一看,博爾頓本不應該在特朗普政府中有一席之地,畢竟特朗普以反建制派和清除華盛頓腐敗作為自己的競選招牌,博爾頓這類在華府混跡多年的官員,本應是特朗普打壓而非拉攏的對象。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特朗普選擇先前毫無外交事務經驗的前美孚石油總裁蒂勒森任國務卿。
但從回憶錄中可以看出,博爾頓與特朗普其實有頗多相似之處。離開小布什政府后,博爾頓經常作為??怂剐侣勁_的特邀嘉賓發表評論,而特朗普則是該新聞臺的忠實觀眾。據博爾頓稱,在2016年大選首次辯論前,特朗普曾向他咨詢希拉里的辯論策略。博爾頓作為希拉里在耶魯法學院的學弟,給出回答,特朗普表示英雄所見略同。此外,博爾頓在外交事務上的鷹派觀點使他吸粉無數的同時樹敵甚多,特朗普覺得這種非愛即恨的外界評價與自己得到的風評一致。
在對新聞媒體的看法上,博爾頓與特朗普也如出一轍。特朗普自宣布競選總統以來便不斷斥責除??怂剐侣勁_之外的媒體為“人民公敵”(enemy of the people),稱這些媒體關于自己的負面報道是“假新聞”。 博爾頓對新聞媒體也頗有怨言,這部分源于他在小布什政府時期受到的媒體批評,對此他還引用威靈頓公爵的名言,稱自己的態度是“隨他們寫,讓他們見鬼去吧”(Print and be damned)。他辯稱自己并不認為新聞媒體是人民公敵,但仍在回憶錄中多次貶損新聞媒體,經常用亂民(mob)一詞來形容新聞記者,并稱媒體好騙(credulous)、充滿偏見、懶惰、缺乏教育和專業精神、注意力有限。此外,他還稱相比于政策問題,華府記者們更懂得宮廷陰謀角力,并引用艾森豪威爾1964年的話,指責專欄作家和評論員只會追求轟動效應。
白宮發言人回答記者關于博爾頓新書的問題。
甚至在對政府部門專業人員的看法上,博爾頓也贊同特朗普的觀點。無數政治學家都強調政府部門中專業人員的重要性,稱贊他們不會為黨派偏見所左右,也不受掌權政黨更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