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調控趨緊:“一覺醒來,失去了買房資格”
“一覺醒來,發現突然失去了買房資格?!?/blockquote>責任編輯:周上祺
“一覺醒來,發現突然失去了買房資格?!?/p>
7月15日,有深圳人如此表示。這緣于深圳住建局等部門當日發布的重磅住房調控政策——深戶居民家庭、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須在本市落戶滿3年,且能提供購房之日前在本市連續繳納36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方可購買商品住房。
這一政策有跡可循。今年4月28日,在深圳本地“民心橋”節目中,一位聽眾提及,最近一些炒作的資金來自于新落戶深圳的群體,政府能不能對他們提高購房門檻?比如社保和納稅記錄至少滿一年以上。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張學凡在節目中回應稱,“我們已經注意到了(這個漏洞)。深圳的城市品牌、城市價值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需要大量解決住房的問題。剛才提的這個政策里面是可以打補丁的,一年(社保和納稅記錄)是選項之一,或者多少年,這是我們考慮的?!?/p>
如今,新政直接將戶籍人士的購房門檻限定為——落戶滿3年,且需要連續繳納3年個稅或社保。
橫向對比來看,2018年長沙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其中規定,市外遷入的戶籍家庭(退伍轉業、家屬隨軍落戶的除外),落戶滿1年且在本市穩定就業,或在本市連續繳納24個月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在限購區域內限購1套商品住房。
7月10日,湖南省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發布消息稱,7月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考察組一行10人到長沙市住建局考察交流房地產市場管理工作,并在長沙市政府二辦公樓1034會議室舉行了交流座談會。深圳市住建局考察組對長沙房地產調控和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成效、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深圳的調控對比長沙的做法進一步加碼。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深圳此次的政策力度確實超出預期。
李宇嘉同時指出,去年深圳成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到調整豪宅稅,以及今年年初,房價出現了三次比較明顯的上漲,如果在這些時間節點出臺調控政策,或許不必限定為現在“入戶+社保滿3年”這么嚴格的條件。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房價行情網《2020年上半年全國城市房價漲幅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價上漲中位數2.2%左右,而深圳的二手房價相比去年年底上漲了14.37%。
過去3年,深圳新增常住人口數量分別為62萬、50萬和41萬,累計已經達到153萬。新增人口中,不乏“攜錢購房”者。一位資深房地產中介向記者介紹,大學畢業生在深圳落戶完全沒有門檻,確實有一些購房者,將大學畢業的子女戶口落到深圳,便可以馬上獲得購房資格,這樣的情況下,其實自住和投資的因素都有。
新政無疑可以很大程度打擊投機者,但也有分析人士提出擔憂:這會不會影響大學畢業生落戶深圳的意愿?
新政還涉及其他方面的調控,包括: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征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擁有1套住房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等。
普通住房的標準也有了進一步的細化。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筑面積120(含本數)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筑面積144(含本數)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總價低于750(含本數)萬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今年上半年深圳出現了一些搶房現象,此次政策有助于打擊借落戶來炒房的行為。此外,深圳的做法也表明了今年的政策風向,雖然受疫情影響,房地產交易市場面臨很多壓力。但也可以看到,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違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通過此類政策出臺,目的就是要進一步促進市場的穩定,防范市場炒作,后續其他房價不穩定、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也依然會有政策出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