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基永回憶梁承鄴 | 家承世學是書生

梁家是廣東清代重要的名門望族之一,承伯生在這個家族,這個時代,他以自己的努力,將家族歷史盡量還原給后世,這也是吾國文脈得以傳承的原因之一

責任編輯:劉小磊

梁承鄴教授(圖右)向中山大學歷史系捐贈《梁方仲文集》。

避疫困居,每天聽到或好或壞的各種消息,精神也慢慢麻木起來。 7月9日下午,正路旁等公車時,微信朋友圈滑到沈復兄發布的梁承鄴先生辭世的噩耗,我禁不住抬頭,看著黃昏逐漸變暗藍的天色,深深呼吸一口氣,仿佛他就站在我身后,喊一聲“承伯”,他就笑呵呵地走上來,繼續說著舊日的掌故和瑣談。

我一直稱呼他為承伯,公開場合也叫梁老師,有時候一起出席研討會,有學者會問我們是不是親戚,其實承伯是廣州番禺黃埔村梁氏,與我們家西關南海梁氏本不是一枝。二十多年前,荔灣區修方志時,我與承伯初相識。他問起我家世,因說起他的曾祖父與我高祖是好友,又清代富商之間的聯姻交往復雜,家曾祖母也是黃埔村的大姓,與天寶行梁家有連姻之好,這也是古代士紳社會的一種維系。承伯贈書給我,必寫“世兄”,這也是古風的遺存吧。

天寶行梁家,是廣東近代有數的世族之一,承伯家藏一方印章,上面寫著“四世三卿”,實非虛言。天寶行在嘉慶初年由梁經國創立,是十三行之一,在嘉慶道光之際,躍居十三行貿易之首。經國四子梁同新,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入翰林,官至順天府尹。梁同新的次子梁肇煌,咸豐三年(1853)又入翰林,父子不但同登玉堂,而且梁肇煌也做過順天府尹,即北京行政長官,這是廣東歷史上唯一的例子。

梁肇煌官最顯赫做到署理兩江總督,其子梁慶桂,字小山,光緒二年(1876)舉人,與筆者高祖梁泮同官內閣中書,也一起參加了“公車上書”,后來在光緒末年被學部派往美洲興辦華僑教育,宣統初回國。梁慶桂之子梁廣照,字長明,曾留學日本法政速成科,歸國后任法部主事,并曾任教于廣州國民大學。梁廣照的兩個兒子,都是著名學者,三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