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課偷吃番薯干,24歲的我和牙齒斗爭了11年
咬著咬著,“咯嘣”!我突然聽到嘴巴里響了一聲,趕緊把頭埋到書堆里,吐出一小截番薯干。嵌在這番薯干里的,是我斷了的半截牙。
我心想:我才21歲就要拔牙,也太不合理了!就診過程大約僅一分半鐘,走出醫院,這顆牙齒到底是什么處境我都還沒搞清楚,便又被我拋諸腦后了。
一位年輕的醫生走過來對我說,禍根之牙被保留下來了。我高興地喊了出來,又緊接著感受到傷口撕裂的疼痛。但后來的事實證明,我高興得太早了。這顆被保留下來的禍根之牙,其實留下了bug。
責任編輯:汪韜
2019年9月,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實驗幼兒園舉辦“愛護牙齒 從小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2020年春天,作為一個24歲的男生,我熬過了一周老太太+大家閨秀的日子:吃流食、說話小聲、嘴不能張太大……只因為我做了一個刮除牙齦囊腫的牙科手術,還拔掉了兩顆智齒,住了2天醫院。
手術清醒的那一刻,麻藥的勁頭還沒過,感覺不到疼痛。我松了口氣,如釋重負:終于結束了一場長達11年的疼痛拉扯。
隱患
這個聽上去就很痛的故事,還要從11年前說起。
那年我讀初二,一節數學課上,我和同學偷吃了一包番薯干。和往常在課上偷吃零食一樣,我需要低下頭,避免和老師目光對視,并且盡量減小自己的咀嚼幅度——這并不容易,番薯干充滿了韌勁,這讓我的咀嚼變得更費力。
咬著咬著,“咯嘣”!我突然聽到嘴巴里響了一聲,趕緊把頭埋到書堆里,吐出一小截番薯干。嵌在這番薯干里的,是我斷了的半截牙。我用舌頭舔了一下,牙齒大約在下排右數第三顆,能舔到殘缺不齊、有點粗糙的殘根殘冠。
我內心一陣驚恐,但畢竟還在上課,只好強壓下不安的情緒。
由于缺乏口腔知識,彼時的我并未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最多就是舔到牙齒時有點不適,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大約過了半年,我才和當牙醫的親戚提起這事,在他的“恐嚇”下,立即去他那兒做了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俗稱“抽牙神經”,是針對牙髓和牙根的治療。我終于知道了病因:這顆斷牙,本來就是齲齒,以前也補過,但沒有及時補好,遇到番薯干,便敗下陣來。
從齲齒發展到要“抽牙神經”,是個漫長的過程。細菌最先侵蝕牙釉質,留下一些黑線。此時若不做處理,細菌會繼續入侵,直至牙齒核心,便是牙髓。發炎的牙髓在密閉的髓腔里腫大,導致壓力劇增,被擠壓的牙神經會讓人疼得沒法睡覺。再之后,牙髓牙神經便會壞死。這時候,牙不疼了,但壞了的牙髓跑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