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的女人,作為女人的人:

“像我母親姑姑那一代,她們是‘不得不這樣’的一代。但到了我姐姐這一代,她們是‘可以不這樣,又不得不這樣’。到了她們的下一代、我的孩子這一代,她們很多的理念不是‘我不得不這樣’,也不是‘我可以不這樣,但又不得不這樣’,而是‘我就是要和你們不一樣!’”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上世紀中期,一批年輕的中國女性曾積極投身生產建設,她們吃苦耐勞,堅忍不拔,被稱為“鐵姑娘”。 (視覺中國/圖)

距離上一本散文集《我與父輩》十年,2020年5月,閻連科散文集《她們》出版?!端齻儭穼懙搅碎愡B科家族的女性、他本人幾次相親接觸的女性,以及家族以外的七八位河南老家的年輕女性,三十多位女性共同構成了他筆下的“女性譜系”——“她們既是作為人的女人,又是作為女人的人”。

閻連科的母親、姑姑、娘嬸一代女人,各有自己的特點,卻有一個共性——婚姻和命運是被他人或社會“安排”的。

母親一歲喪母、父親另娶,她從小跟著傻子叔叔過,直到16歲時她的傻子叔叔去世,她嫁到了他們“閆家”——閻連科堅持寫“閻”,不同于父兄和姐姐們用的異體字“閆”。她是鄉村里的媒人,左鄰右舍和家族的孩子們大多是通過她說媒而成家的。母親雖不識字卻明事理,對世界充滿了好奇。

大娘一輩子愛唱戲,甚至因為麥收大忙天唱戲忘記了做飯而挨丈夫的打,卻也樂此不疲,有八個孩子的她“不唱日子咋過呢”。

三嬸是個巫婆,至死也沒有告訴閻連科自己能通鬼神、治病的秘密。

母親那一代人經歷了1950年代農業合作化、興修水利、大躍進、大煉鋼鐵,她們走出了家庭,和男人一樣成為能頂半邊天的勞動力。

和波伏娃提出的“第二性”概念不同,閻連科認為,中國農村婦女解放進程中呈現出獨特的“第三性”,即女人的男性化或作為“社會勞動者”的他性。

“第三性”也在閻連科的姐妹一代身上延續著,她們出于生計考慮,外出打工,成為城市中的勞動力。他的子女一代,則開始不自覺地擺脫“第三性”,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到了第四代女性——閻連科5歲的孫女,他相信她們擁有更多可能性,他們甚至常常討論結婚的話題。

“契訶夫小說《大學生》中有個場景,一對都是寡婦的母女,在寒冷中圍著一堆野火,在聽了大學生講的彼得和差役在耶穌受難那一夜也圍著烤火,頓時淚流滿面。因此契訶夫在那篇小說中說,這兩堆火是聯系的,這端動一動,那端也要動一動。這邊寒冷,那邊也一定會寒冷?!遍愡B科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正是從這兒說,中國北方土地上的女性,她們作為人的一切,也都是和西方歐美那邊的女性的平權相聯系的,也是如《大學生》的千里、千年的兩堆火,讓我看到了中國鄉村女性、女人和西方女性、女性主義的聯系?!?/p>

什么力量讓女人變成男人?

南方周末:《她們》中的暗線是戀愛、婚姻、家庭和“第三性”,以及那些超越第三性的東西。你是否做了關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