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說 | 再略談一個漢學家的中文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圖文無關)語言是人每天要用的“工具”。不過,語言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原因是它難得的美,另外一個原因是對它的理解。圖為法國雷恩學院學習漢語的學生。
語言是人每天要用的“工具”。不過,語言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原因是它難得的美,另外一個原因是對它的理解。美需要創造性,大部分人很少會有。語言需要清楚的理解。但是根據德國當代哲學,連一句完全清楚的話也沒有。因此無論是看到的或者聽到的詞語,我們都必須分析。
有一天早上,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辦公室,我的“領導同志“李雪濤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