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才能真救市
往年拉動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諸多利好如今喪失殆盡,更關鍵的是,投資需求銳減之后,許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供過于求。中國樓市的出路,不是救市,而是降價
責任編輯:余力 吳傳震
往年拉動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諸多利好:流動性過剩、資產價格重估、股市財富溢出效應,如今喪失殆盡,更關鍵的是,投資需求銳減之后,許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嚴重供過于求。中國樓市的出路,不是救市,而是降價
中央政府是否出臺樓市新政,已成當前中國普通民眾最大的疑問。
在國內18城市先后豎起各種旗號,為當地樓市“護法”之后,市場盛傳,房地產業整體救市方案也已上報國務院,等待決策。
去年11月央行房貸新政實施之后,各地樓市相繼進入調整期,加之國內銀根收緊、宏觀經濟下行,一年之間,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斷下滑。地產中介大量倒閉,開發商度日艱難。房地產龍頭萬科的股價從最高峰的每股40元跌至7元。受此牽連,各地土地市場紛紛入冬。地塊流拍,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縮水,許多城市的投資計劃因此受阻。
盡管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注定成為此輪樓市調控輸家,它們依然暗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