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討好年輕人的世界,大媽劇“過時”了嗎?
在美學上,大媽劇迎合的也是大媽的審美趣味和接受水平。大媽最愛看的劇其實就是臺灣八點檔那一路數的,而這個世界是討好年輕人的,因為他們有購買力。
(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照。IC photo/ 圖)
近日,《娘道》導演郭靖宇的新作《小娘惹》正在熱播?!缎∧锶恰贩淖孕录悠?008年播出的國民劇《小娘惹》,該劇曾創下新加坡15年來最輝煌的收視紀錄。2010年后,《小娘惹》引進國內播出,也引發了廣泛反響。
這一回郭靖宇翻拍《小娘惹》,觀眾擔憂的是,《小娘惹》會是另一部《娘道》嗎?2008年播出《小娘惹》受到歡迎,2020年播出這類劇集會顯得“過時”嗎?
娘惹文化“過時”了?
有觀眾以為“小娘惹”,是“小娘”背后加上語氣詞“惹”。這個誤會實在太大了。究竟何為娘惹?
“峇峇娘惹”,指的是15世紀初期移居至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印尼)和室利佛逝(新加坡)一帶的明代華人后裔。明朝時隨鄭和下西洋,龐大的船隊曾經五次駐節馬六甲,一些部下留下來后在南洋一帶定居,并選擇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男孩稱為“峇峇”(Baba),女孩則稱為“娘惹”(Nyonya)。峇峇娘惹既從自己祖輩那里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但他們在異國他鄉成長,也受到當地文化的深刻影響,比如馬來文化、印度文化、歐洲文化。中華文化與這些在地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