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日均寫詩2000首,小學研究基因工程,為什么家長愛造“神童”?
我們都學過王安石的《傷仲永》,其實至今仍在發生?!疤觳拧鄙倥⒉皇钦嫣觳?,她過早地被“社會化”了,天真一旦失去就難以找回。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 ,“神童”背后的那些事。
近段時間,輿論中出現了不少所謂的“神童”。
前有六年級小學生,完成了“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并獲獎;后有“天才少女”在14歲時就擁有了日均寫300首詞牌、2000首詩、15000字小說的蓋世才華……
這些“神童”是真神童嗎?7月15日,第34屆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已經通報,撤銷此項目在云南省此次大賽中所獲獎項。
那么,他們又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
“神童”背后有“高人”
絕大多數成年人都不知道C10orf67指的是什么,但這已經是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的科研項目。該學生的實驗日記也記錄了相關過程,第一天,“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第二天,“還是不太了解基因”;三天后,“了解PCR技術的原理,大概了解為何通過熒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前后短短五天時間,他就從一無所知,達到了了解基因表達水平的程度,科研水平甚至直接PK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