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都開門了,奧運會什么時候上線?
▲ 豎立在東京臺場區域的奧運五環標志(新華社/圖)
- 除了賽程安排上基本保持原樣,有人注意到,東京奧運會連名稱也依舊保持著“2020”的前綴。
- 對此,國際奧委會的解釋頗有詩意: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但運動員們依舊奮戰在賽場,這激勵著更多普通人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當地時間7月24日早上8點30分,備受關注的奧運首金賽事——女子10米氣步槍射擊進行在即。
作為中國代表團的奧運重點奪金項目,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和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中國選手杜麗和易思玲分別奪得女子10米氣步槍的金牌,同時都是當屆奧運會的首金。
預想中的東京奧運會,場上本該是一樣的忙碌與安靜:站立、調距、瞄準、扣板機,動作一氣呵成,75分鐘內射完40發子彈;只不過這次,選手的一舉一動都凝聚著更殷切的渴望。面對這支曾經兩次蟬聯冠軍,卻在里約奧運會上巔峰折戟的隊伍,多少人翹首以盼,究竟是誰,能夠在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上出線,來扛起爭奪中國首金的重任?
這樣激動人心的懸念,和那些轉眼就能登上屏幕的比分,如今都將在一年后揭曉。
一聲暫停后。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奧運延期了?奧運上線了
疫情全球化的不可抗力,給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原定本周開幕的東京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7月23日,打亂了奧運會一貫的步伐,也打亂了數目龐大的奧運迷們和相關行業工作者的生活計劃。
百余年進化歷程中,這不是奧運會第一次遭遇危機,歷史上,這種情況共發生過六次。只不過,本屆東京奧運會是首次因戰爭以外的原因被暫時推遲。
有見識的奧林匹克,才不會被這種變動嚇住——往往早在塵世洪流來臨、可能影響或沖擊奧運之前,“變革”已經開始。
果不其然,這廂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那邊國際奧委會安排了線上奧運體驗。如今走在高度商業化、媒體化和產業化道路上的國際奧委會,主動開始經歷從“在現場”到“上云端”的演變與發展。
賽事延期了,奧運上線了。
率先切換“云端模式”的,是第34屆奧林匹克日活動。6月23日,中國奧委會以線下群眾自發參與、線上平臺集中展示的方式,發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線上鍛煉活動,來度過疫情中的奧林匹克日。
國際奧委會召開首次線上全會(新華社發,國際奧委會供圖)
緊跟著,東京奧運會原定舉辦日7月24日,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與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Airbnb愛彼迎聯合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員線上體驗夏季盛會”即將開啟。
活動為期五天,將由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運動員代表們帶領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上百項“線上體驗”,公眾足不出戶就能與心目中的奧運英雄們零距離接觸,感受與眾不同的奧運魅力。屆時,我國田徑運動員、亞洲男子200米短跑紀錄保持者謝震業也將首次開設線上體驗專場,分享自己備戰奧運的幕后故事。
回顧奧林匹克歷史,其中最深入人心的莫過于 “參與比勝利更重要”這句口號。名將杜倫多·派特利曾經用蹣跚的步伐和不屈不撓的意志提醒我們,如果只注重陣仗強調取勝,沒有廣泛的群眾性參與,奧運會就會失去其最大的魅力。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奧運會“在線化”勢在必行?;ヂ摼W面前,人人平等,一切差距被拉平、甚至消弭。在無法“面對面”的特殊時期,“在線化”成為分崩離析的現實中,傳播奧運精神和縮短社交距離的最佳途徑之一,這種聯結跨越性別、年紀、地域乃至時空,生動詮釋了“重在參與”的奧運精神。
這是一場星星之火,或將燎原。
古老生命的新燃料
首先被引燃的,正是2022年的北京冬季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延期,造成的影響是一連串的。最首當其沖的,還是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以“北京八分鐘”高科技驚艷四座的北京冬奧會。
奧運會嚴密的時間閉環被打破——運動員們重新調整自己的備戰計劃,賽事贊助商、合作伙伴和供應商需要重新布局商業策略,相關服務行業面臨全面調整等等。目前來看,冬奧會雖不至于像東京奧運會那樣懸而未決,卻同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奧組委顯然給出了同款解藥。近日更新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贊助商名單,就是最直接的證據之一。
憑借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前瞻,奧林匹克總能卡著點趟進時代的紅海;眾所周知,這架競技領域的永動機,本能具備著冠軍意識,從來只選擇和最優秀、最有革新力量的企業合作。
當年電子商務平臺崛起,阿里巴巴由此躋身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與國際奧組委達成長期合作;眼下,奧組委再一次找準了時代中的變革者:疫情的爆發讓各行各業試圖將線下業務或工作方式搬到線上,停工停學成為全球最尖銳的問題。在中國,超過2億青少年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線上學習,未來云端教學可能成為常態。
踩著在線教育崛起的風口,奧組委選擇了行業龍頭之一的猿輔導,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贊助商。相比奧林匹克百余年歷史或是其他頂級贊助商,在線教育脫穎而出,僅花了十年。
猿輔導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贊助商
看似是橫空出世的猿輔導,實則是一家優秀初創公司長期戰略中的必然成果。強者善從危機中把握轉機,在線教育因為疫情的推動迅猛成長的同時,冬奧會面臨未知的變化與挑戰,也在積極擁抱新可能。
今年年初,猿輔導因為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而小小“出圈”,但大多數人并不清楚,在線教育此刻狂奔爬坡式的洶涌增長。直到奧運贊助商身份揭曉,實力不言自明。截止2020年初,猿輔導累計用戶突破4億,是名副其實的“大流量”。據初步統計,猿輔導首次攜手奧運,就將推動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影響更年輕的2億人,幫助更多青少年學習冬奧知識,為中國的冰雪運動輸送更多新鮮血液。
這只是奧運會在線化的冰山一角,思路可以無限拓寬。和奧林匹克一樣,在線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進來。不同于從前只能在固定場景展開,線上技術可以做到更多。
未來兩年內,猿輔導將為2022年冬奧會搭建前所未有的知識傳播平臺,北京冬奧會的推動將獲益于在線教育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實現宣傳與教育的全面加速。
很快,只要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奧運文化就可以抵達。
枯榮之間,星火不滅
正是“創新與積極擁抱未來”的宗旨,讓奧運不會過時,仍在不斷向前演化。
撇開疫情時代下的不穩定因素,推動北京冬奧會,仍然不能不力挺“在線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于它的社交屬性和市場潛力。
無獨有偶,奧運線上傳播的開端事件之一,正是29屆北京奧運會期間風靡整個互聯網的可口可樂奧運火炬在線傳遞。2008年,這場取得巨大成功的病毒式傳播應用,在當時成功拉近了奧運會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最大限度發揮了網絡傳播效果,進一步擴大了人群覆蓋面與曝光度。
可以想見,奧運擁抱線上流量的做法,將迅速拉升奧運會始終高昂的商業價值——一直以來,奧運會都是商人眼中的“好生意”,其實,早在東京奧運會籌備之初,吸引到的贊助商已經超過了倫敦的三倍。而新近公布的2022年冬季奧運會贊助商名單中,也都是響當當的跨國品牌或是像猿輔導這樣的行業新貴。
沒有企業會拒絕擁抱奧運,但奧運會一向重視贊助商的技術實力與金融實力,只和強者站在一起。加入奧運團隊的每一位贊助商,都是責任共同體,嚴苛的選擇機制,能夠最大化地為奧運創造福祉;也能使國際奧組委在風浪來襲時,依靠著強有力的撐腰,有所準備,不至捉襟見肘。
在依靠數字化能力加速“上線”的同時,各項奧運籌備工作依舊最大程度上遵循奧林匹克精神,保持傳統,有序推進。除了賽程安排上基本保持原樣,有人注意到,東京奧運會連名稱也依舊保持著“2020”的前綴。
對此,國際奧委會的解釋頗有詩意: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但運動員們依舊奮戰在賽場,這激勵著更多普通人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沿用2020的年份,東京奧運會可以在這個動蕩時期成為世界希望的燈塔,奧運圣火可以成為世界目前所處隧道盡頭的明燈。
幾乎每一個時代,都有人落幕退場。奧林匹克在百余年間,迎來送往了無數個優秀的參賽者、組織者、合作方,自身卻像是一位靈活又年輕的“世界公民”,始終根據市場和人類的需求積極與時俱進,每一次“意外”的動蕩歷程,仿佛都是為了創造一種環境,提供一個改善的契機,讓參與者們比來時更進步,更勇敢。
奧運擁抱在線教育行業,正是借用在線教育網絡為橋梁;選擇猿輔導,擴大奧運會的線上影響力,正是讓自己的教育體系能夠惠及更多年輕人,最大化地實現奧林匹克理想主義精神傳承。
在線教育平臺與冬奧會的聯合
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以“奧運會與新冠疫情”為題致信奧林匹克運動時所說,“這種新情況需要我們的團結、創新、決心和靈活……每一次危機都會帶來機遇,讓我們團結起來以創造性的方式走出這場危機”。
擁有這場遲到但不會缺席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當人類集體駛進一條不可測的隧道,在未知而忐忑的黑暗里,應該不止有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