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之微瑕:讀辛更儒張孝祥詩注札記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張孝祥集編年校注》,辛更儒校注,中華書局,2016
陳永正兄在《詩注要義》中指出:“注釋詩歌之難,其緣由主要有三:一為注家難得,二為典實難考,三為本意難尋?!蔽覍Υ苏Z極為欽佩。頃讀辛更儒先生《張孝祥集編年校注》(中華書局,2016),尤其是其中的詩注部分,更加覺得上引數語真乃經驗之談,不刊之論。
張孝祥的詩集,徐鵬先生、彭國忠先生曾作整理,但僅有校點,未加注釋。所以辛更儒先生為張詩作注,事屬首創,全無依傍,其難度可想而知。幸而辛先生是多年從事宋人別集箋注的資深學者,此前已有《辛稼軒詩文箋注》《楊萬里集箋?!贰秳⒖饲f集箋?!返戎鲉柺?,后二種皆是卷數逾百的巨帙,他在這方面早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張孝祥的詩集僅有十一卷,辛先生為之作注,可稱駕輕就熟。辛先生在此書《凡例》中指出:“詩詞是此次箋注的重點,故箋注力求詳贍,凡詩詞題目涉及之人、事、職官、地理及詞中典故、語詞出處,在所必注?!蔽艺J為辛先生確實達到了自己所定的目標,他對張孝祥詩的注釋,尤其是其中的典故與語詞出處,確有篳路藍縷之功。舉兩個例子以證實之:《暑甚得雨與張文伯同登禪智寺》:“老火陵稚金,聚作三日熱?!弊⒁醢彩恫∑稹贰爸山鸱笮聸?,老火灺殘濁”,又引司馬光《奉同何濟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劇呈同舍》“稚金避老火,暑勢尤驕盈”。王安石為宋詩大家,司馬光則詩名不著,此注兼引二者,實屬不易?!杜c邵陽李守二子用東坡韻》,此詩無題下注,未明“用東坡韻”究指何詩,注曰:“右詩用韻步蘇軾《藤州江上夜起對月贈邵道士》詩?!碧K詩多達2300多首,此首又非蘇詩名篇,若非辛先生腹儲特富,定是極費搜檢之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