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可能是腸道菌群惹的禍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5億胃病患者,中國大概占1.2億。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胃疼的體驗,無論是輕微的疼痛、劇痛還是痙攣,引起胃疼的原因有很多,如消化不良、便秘、幽門螺桿菌等。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的改變也可能會引起胃疼。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我們離證明特定食物對腸道微生物的影響,甚至是對健康產生特定的影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視覺中國/圖)

腸道菌群的復雜作用

人類身體中充滿了數萬億的細菌、病毒和真菌,它們被統稱為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主要存在于腸道內和皮膚上。存在于腸道內的微生物又被稱為腸道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腸道菌群中有多達1000種細菌,腸道菌群的組成因人而異,它們通過參與免疫反應和調節代謝功能,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腸道菌群失調被認為是引起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導致炎癥性腸病、慢性疲勞綜合征、肥胖癥、癌癥、代謝性疾病和腸易激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是胃腸道最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痛或與排便習慣改變相關的胃腸道不適。據報道,全球腸易激綜合征的流行率為11%,南美洲最高(21.0%),東南亞最低(7.0%)。由于發病機制的不確定性及其臨床表現的多樣性,腸易激綜合征并不能完全治愈?,F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的改變在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中起著關鍵作用。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項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