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相回應哈爾濱命案的輿論操縱
短短一周之內,當事雙方都先后成功地操縱了民意。它是一個觀察民意如何被操縱的范本。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10月11日夜晚,哈爾濱某酒吧外發生一起命案。最先傳出的消息說,齊新等6名警察酒后行兇,打死了22歲的大學生林松嶺。于是群情激憤,譴責警察濫權施暴。隨后,哈爾濱電視臺播放了現場監控錄像,人們發現林松嶺打架時也十分勇猛。緊接著就有消息說,林家背景深厚,既有富商又有高官。隨后民意發生了大轉彎,成了“六提轄打死林衙內”,警察不畏強權,為民除害。
民意沒有定見,朝秦暮楚,十分盲目,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諷。其實,在這快速轉變的民意后面,有一個不變的邏輯,那就是誰更壞就恨誰。大學生和警察相比,當然是弱勢群體,無辜少年;警察為虎作倀,欺壓良善,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跟高官富商比起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