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圍的村與人 | 封面人物
水位逐漸下降后,人們迫不及待地開始打掃房屋,清洗家具。但7月19日,南風又刮得特別厲害,橋中央的竹筒發出嗚嗚聲,很快下起暴雨來,退水后露出一樓地面的房子重新被水淹沒
發自:江西鄱陽
責任編輯:黃劍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使人抱團,使人產生對僅有的確定之物的依賴,這些確定之物包括土地、房屋、家庭成員乃至飼養的家禽。洪水來臨的時候這種依賴性愈發顯現,似乎只要這些事物不被沖垮,人就有活下去的力氣。
橋
沒有人準確地知道洪水什么時候會來。
5月是西河豐水期。在此之前,東岸的人們可以走過一座矮小的木橋,到荻溪村購買食材、家具或者維修機器;在此之后,木橋淹沒,人們乘船往來。直到三十多年前,人們在這里造了一座高大的石橋,但石橋如今也成了危橋,幾處欄桿斷裂,被人用竹子綁住固定。
夜晚,石橋上坐著一個巡河的人,一邊聽收音機,一邊觀望河水漲落。他55歲,印象中西河原先水運發達,一天往來幾十艘船只,載著木材、泥沙從安徽駛來。慢慢地,這樣的景象幾乎不可見了。
這條河是江西省鄱陽縣四大水系之一,自安徽流入鄱陽湖,到八九月會進入枯水期,河床僅剩下不足腳踝深的水。
每年多少都有洪澇威脅,所以西河兩岸各有一道圩堤。西岸的崇復圩較小,大概兩層樓高,圩堤上建造了許多民居、商鋪,成為荻溪村的主干道;東岸的東聯圩較大,接近三層樓高,民居全部退于圩堤之后,僅作為一道屏障。
正?;蚱珴衲攴?,鄱陽湖流域容納水量能力在6月達到飽和,若6至7月降水量超出正常年份,則洪澇發生,比如今年。
暴雨是從6月開始的,一個月后,7月5日1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達到19.01米,超過警戒水位,并且仍在不斷上漲。
7月8日早晨,西河崇復圩內長豐村的余時發起床,看到魚塘閘口的水一晚上淹沒了十級階梯,他立馬決定動手搬東西。
余時發是這一帶的承包大戶,有180畝農田。他很快把一百三十多包肥料搬上車,往北開500米,上圩堤,在地勢較高處停下。圩堤的地勢低處已經出現漫水,他又立即加入保圩隊伍。沒多久,他意識到圩堤低處已經保不住了,于是一路小跑回家,把一輛摩托車開到圩堤較高處,再跑回去開電瓶車、三輪車,最后一趟,車怎么也發動不了。
雨還在不停地下。隔壁長豐村在外務工的余春華,兩天前回家參加親戚葬禮,買了當天離開鄱陽的車票。中午12點剛過,水已經漫過圩堤,為免被洪水阻斷交通,他和堂兄弟匆匆坐車離開村子。
水漫到了街上,“我媽媽就說收拾東西帶小孩走,我就開始慌慌張張收拾,最后東西都沒拿齊全,大概揀了小孩子的衣服?!皬垈フf,她耐心又溫和,有兩個孩子,一家人在荻溪村街上開了一間蔬菜批發市場,“有點逃荒的感覺?!?/p>
街上廢品回收站主人黃紫益在拼命打電話。他和鄰居看到水泥地面上破開一個窟窿,水噴涌出來。他想喊人來把自家車開走,但沒來得及,鄰居的車棚倒了,很快,房子也被沖倒,圩堤上出現破口。他又朝著屋子喊妻子、女兒和母親,四個人什么也沒帶,連借來買機器的5萬塊錢也沒來得及拿,就往對岸跑。剛跑出屋子,他9歲的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