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問世,跟隨科學家的腳步見證人類智慧進步
近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科普讀本”(第一輯·共九冊)正式上市,該套書引進自牛津大學出版社,由澳大利亞國寶級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C.多爾蒂(PeterC. Doherty)教授領銜撰寫,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作序推薦,是一部展示二十世紀各項科學發展的心血之作,從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當代偉大科學家的科普情懷。
“牛津科普讀本”系列中每一本書都采用問答式編寫方式,分專題通俗易懂、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應用、發展歷史、研究熱點、不同學術觀點、發展趨勢等每個現代人都應該了解的知識,讓讀者系統地了解相關議題,脫離“碎片化”網絡信息的困擾。每本書的作者都是從全球選取的該領域一流專家,是“大家小書”的樣板。
叢書聚焦現代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科學議題。從《能源》出發,隨著全球人口膨脹和工業化發展,人類對能源的渴望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尋找清潔能源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那么《核能》會是人類未來的主要能源嗎?核能提供了全世界約17%的電力,讓人類擺脫了依靠拆裝化學鍵以獲得能量的時代。
核能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流行病》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而來,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有時比戰爭更為猛烈?!稓夂蜃兓肥侨祟愇拿鬟M程中極為隱秘而又強大的推手?!渡锶肭帧芬咽侨驑O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超95%保護區有適宜外來物種的棲息地,外來物種肆意擴散,威脅本地物種。那么有關《農業與食品論爭》,有機食品真的不含農藥嗎?轉基因技術值得信賴嗎?人類對自然的索取是否過度?這就涉及到《過度捕撈》,漁業是2.6億人的生存保障,約1/3魚類正在被人類過度捕撈,而人類對海洋的傷害,不止于此,《海洋污染》告訴我們,海洋蘊藏著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質資源,而地球上已沒有無污染的海洋了,如果不加以限制,2050年海洋塑料的重量將超過魚類。與隱藏在深海的生物一樣,也有一些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默默病著,《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這本書獻給總是會不知不覺地“走神”、健忘、易沖動,并總是受某些小事困擾的人們。
“牛津科普讀本”在當前時期與讀者見面更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書中凝聚了當代頂尖科學家的經驗與心血,散發著科學家理性睿智的魅力,展示了近100年來,一個又一個新理論如何被提出和論證,讓讀者可以跟著科學家的腳步不斷探索,親眼見證人類科學一點一滴的進步。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