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格的創造力
藝術家成天想著“創造”,學者要做的是“標志性”成果,外來作品引介越來越多,漠視外來作品的姿態也越來越雄壯
責任編輯:蔡軍劍
藝術家成天想著“創造”,學者要做的是“標志性”成果,外來作品引介越來越多,漠視外來作品的姿態也越來越雄壯
藝術是最難言說的門類。藝術以最濃縮的符號詮釋人的觀念與時代精神。藝術在這個意義上是“集體表象”。但藝術作品的創作者——藝術家——又以個體主義的創造力為惟一理想,因而,對于其他人的藝術,往往不可能有太多的好評。
對于像我這樣一個藝術的門外漢來說,藝術家怎么看、怎么做、怎么生活往往最難理解,因而具有神秘感。藝術家這種人,像是部落社會的巫師,把握一個社會的“想象精神”,個體化地保留著濃縮符號的神秘色彩和儀式表演的魔幻技藝。
總而言之,藝術家的成丁禮與知識分子一樣,要以“知道”這個概念為核心,而藝術家生活的目標,則與知識分子全然不同,他們追求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