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芹去世三十周年:再回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責任編輯:朱又可
周克芹在家中寫作
1982年12月,周克芹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的6部作品中排在第一位,排在其后的是魏巍的《東方》、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莫應豐的《將軍吟》、李國文的《冬天里的春天》和古華的《芙蓉鎮》。
周克芹出生于農民家庭,他一輩子寫農民。他的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獲獎后,電影、電視、戲曲爭相改編演出。之后,他的另一部長篇《秋之惑》因真切描繪農村十年改革生活也受到好評,但影響大不如前者。
在長篇小說獲獎之前,他的《勿忘草》《山月不知心里事》已經先期連續獲得1980、1981年兩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1990年7月21日,作家被確診為晚期肝癌,8月5日凌晨二時零五分,在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53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周克芹名振一時的代表作,但它的創作、連載、發表、出版、獲獎的詳細過程卻鮮為人知。
2020年8月5日是周克芹去世30周年的日子,我收集資料并訪問周克芹的家人,完成了《周克芹年譜》等成果,現以此文紀念這位幾乎被忘卻的作家。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寫作緣起
1977年11月,四川省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于11月5日在四川溫江縣召開了文學創作座談會,時任簡陽縣紅塔區農業技術員的周克芹受到邀請參加會議。這次會議歷時半個月,會上,他聆聽了老作家沙汀、艾蕪、馬識途的講話及李累的報告,深受鼓舞,產生了創作一部現實題材中長篇小說的構想。周克芹回到了簡陽家中后,11月22日晚,他確定了小說《許茂家里的女兒們》的創作思路。經過徹夜未眠的苦思冥想,于11月23日凌晨將這部準備寫作的小說最終定名為《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隨即,趁熱打鐵,于23日至27日精心設計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人物,草擬了人物小傳。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創作,1978年冬,周克芹完成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初稿。
從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