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防三年,六連還是“硬骨頭”

新增裝備多、新訓課目多、新轉崗位多。多個“新”字匯成了一個“難”字。面對新環境新變化,“六連和其他普通連隊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有一種精神內涵?!?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7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曹思佳 張怡杭

六連官兵在復雜天候下,錘煉過硬軍事技能。 (張永進/圖)

2019年盛夏,粵東某海域,一場水陸實兵對抗演習進入膠著狀態。

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為藍軍防守部隊,擔任灘涂前沿陣地的防御任務。面對數倍力量的敵人,六連7次擊潰紅方進攻。

烈日炙烤下,山間林地氣溫高達40度,二班長李志豪和4名戰士組成的偵察小組,藏身于封閉的地下工事內,擔負著狙殺紅軍指揮員的重任。

缺水、高溫,每個人的作訓服都被汗水浸濕,濃重的汗酸味彌漫在掩體中。

終于,機會來了。一名紅方指揮員出現在望遠鏡中,二班長李志豪將狙擊步槍牢牢抵在肩膀,用瞄準鏡圈住紅方指揮員。他稍微放松手指,調整呼吸,輕輕扣動扳機。

砰!紅方指揮員頭盔上冒出一股紅色煙霧。潛伏3小時,六連成功完成了“斬首”任務。

對于歷史厚重、戰功赫赫的“硬骨頭六連”來說,榮立二等功并非“大新聞”。不過,這次實兵演習對抗的勝利,對六連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尖刀越磨越快

2019年12月,為期三個月的新訓第一階段考核,順利落下帷幕。接下來的專業分配時,新兵柳麟提出了一個意外請求:“我想到六連當兵,不去運輸連開車!”

柳麟在老家學過汽車駕駛技術,在此前的新兵連摸底考核中,柳麟因駕駛技術嫻熟被運輸連一眼看中,早早被列入了“內定”名單。不料最后關頭,柳麟卻作了一個看似“自討苦吃”的決定,“不愛運輸愛步兵”。

為此,運輸連的干部專門找柳麟談心:“你駕駛技術這么好,來運輸連開車更是如虎添翼。去了步兵連不僅訓練累,而且還得重新學專業,你咋就想不通呢?”

柳麟想去的六連,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以“三股勁、四過硬”享譽全軍。1964年、1985年,分別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授予“硬骨頭六連”“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榮譽,就是六連的標簽。六連的榮譽室大廳里,43張金燦燦的獎狀掛滿了半面墻壁,百余面紅艷艷的錦旗高懸于長廊兩側。六連在161次實戰中留下的子彈殼、炮彈殼,被做成名為“硬骨雄風”的雕塑,一尊頭戴鋼盔、目光堅毅的士兵塑像屹立其中。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相比較其他連隊,六連也是出了名的“訓練苦、管理嚴、要求高”。在和平年代,六連人的“戰場”變成了賽場、訓練場,殺敵制勝變成了奪冠爭優。

經過對六連連史的學習后,柳麟覺得自己找到了在軍營的目標。他誠懇請求到六連摔打錘煉:“六連最能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