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布局、有格局,互聯網企業履責新思考
這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第二十六年,從即時通信、網絡購物、網絡視聽,到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出行平臺等,互聯網已徹底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對產業格局和國民生活的影響日益深遠。
這也是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從科技戰疫到防患未然,疫情給互聯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帶來了新的啟示,我們深刻認識到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行業對促進社會發展、促進人類健康發揮的巨大作用,更看到了當前面臨的巨大挑戰——如何應對不斷涌現的新平臺技術所帶來的治理難題?如何構建更加有效的網絡生態系統?如何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有效促進互聯網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7月29日,南方周末主辦的互聯網行業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北京舉辦。作為第十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的前哨,論壇旨在聚焦和探討互聯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搭建平臺,也創造市場
“到底什么樣的發展模式有利于人類整體的福祉?商業力量在社會治理中應該發揮什么作用?”論壇一開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先鋒人物、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負責人,同時也是本次活動論壇主持人的梁曉暉發出了提問。
影響越大,責任越大?;ヂ摼W企業一直持續投入以網絡扶貧、互聯網公益募捐、指尖公益為等代表的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中。
在此次抗疫中,互聯網企業的履責也可謂最具特色。除了大額的物資捐贈之外,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的便捷性、及時性、平等普適性等優勢,在疫情前期的信息傳播、救援物資的運輸、疫情重點地區的民生保障,以及疫情擴散后的社會問題應對、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后疫情時代對特殊群體就業的關懷等方面,都有著亮眼表現。
本次論壇對平臺型互聯網企業的履責進行了重點關注。截至2019年底,我國市場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數字平臺企業達到了193家,與2015年相比翻了200%。
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型互聯網企業鏈接起了非常龐大的多元化主體,鏈接起了食、住、行、游、購、娛樂等多方面的消費訴求表達,也鏈接起了銷售、供應鏈、經營等供給方的信息和服務需求?;ヂ摼W平臺型企業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實施方式、一個重要載體,亦是一個社會的生態系統。
在過去一年,論壇主辦方南方周末對互聯網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進行了緊密的跟蹤觀察和深入研究。在現場,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侯明輝發布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平臺治理責任觀察報告(2019-2020)》,并對平臺治理責任進行了深入解讀與探究。
侯明輝提到,相對于實踐層面的影響力,平臺型互聯網企業的責任治理實踐依然存在著認知、實踐和溝通方面的問題。平臺治理的復雜性致使企業對平臺治理責任認知模糊,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平臺治理體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們對平臺經濟的發展持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鼓勵平臺經濟的發展,為平臺經濟的發展成長留足了空間,也為平臺治理問題的爆發留下了一定的緩沖。網絡購物平臺的違法違規交易,違法和不良信息的傳播,電商、出行、外賣平臺的涉嫌壟斷,移動應用平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消費者權益受損等是其中尤為典型的責任缺失事件。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也提出,互聯網企業的優勢是快,反應快、投放快、優化快,必須認識到互聯網的發展經常遠快于我們的治理。應該以發展為導向,把互聯網作為未來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基礎設施來建設,探索制度創新。希望企業能夠積極踐行新的社會責任的履責方法,以此去驗證發展思路與制度創新是否合理。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郭毅教授在演講中強調,要杜絕把商業生態跟社會生態簡單隔離開的簡單化做法。企業已經深深嵌入到了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之中,企業力量是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價值共同體。規?;l展的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有更為明顯的社會屬性,更應做好制度建設,讓企業成為責任的共同體和利益的共同體;也要處理好盈利和規范的關系,積極參與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
不在一線,但始終在線
復工復產,再到后疫情時代,基于技術,源于信任,一種新的連接正在發展,向善的力量正在推動創造力,讓互聯網企業進行更主動的思考和實踐。騰訊、哈啰出行、字節跳動也在現場分享了互聯網企業的實踐經驗與最新方法論。
在疫情防控期間,哈啰出行面向包括醫療人員、疾控、治安、環衛、交警等在內的全國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開啟了免費騎行,保證他們正??挂吖ぷ鞯拈_展,并對街頭的所有品牌的車輛進行無差別消殺,助力城市運維;在復工復產階段,開啟了針對暫時性失業人員的共享員工計劃等。讓共享單車不只是一個清潔可持續的方式,更是一個負責任的方式,哈啰出行品牌公關負責人吳狄分享到。
騰訊集團市場與公關部高級公關經理唐星碩表示,除了第一時間成立專門的抗疫基金進行公益捐贈和物資救急,互聯網企業更要思考如何將科技的能量發揮到最大,進行技術開源和多方協作。在疫情發生后,騰訊旗下產品提供了在線醫療、資訊分享、協同辦公等支持,為戰疫提供了24小時不間斷的數字化助力。同時,以開放的生態,鼓勵每一個想要在疫情當中有所貢獻的個體都能夠去傳遞善意。普通用戶可以通過公益平臺捐贈,開發者可以通過騰訊的開源做小程序來進行助力,等等。
字節跳動公益部總監喬棟最大的感觸是,在未來應該防患于未然。疫情期間每個互聯網企業都做了很大的貢獻,但也會有一些沖突或者磨合不足的情況。在未來可能的疫情或者突發災難發生之前,就應該做好減防災的知識普及,做好企業之間的聯動和防控布局。
疫情備受關注的關鍵時期,南方周末對中國企業投入社會責任的力量、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表現做出了及時的報道和總結。中國企業500強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平臺優勢、資源優勢、業務優勢,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戰斗之中。從復工復產到全球抗疫,再到后疫情時代,我們的觀察、思考和探索也一直在路上。
互聯網的內涵與發展總是在突破我們的想象。疫情給了互聯網人反思、挑戰和機遇,不僅要有技術上的擔當,亦要對科技向善的普世性共識做前瞻性思考和研究,參與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要入局、布局,亦要有格局,堅持負責任的價值觀,始終堅持科技向善,互聯網企業的未來還將大有可為。
疫情備受關注的關鍵時期,南方周末對中國企業投入社會責任的力量、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表現做出了及時的報道和總結。中國企業500強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平臺優勢、資源優勢、業務優勢,投入到這場抗擊疫情的戰斗之中。從復工復產到全球抗疫,再到后疫情時代,我們的觀察、思考和探索也一直在路上。
互聯網的內涵與發展總是在突破我們的想象。如何堅守理性?如何關懷世界?疫情給了互聯網人反思、挑戰和機遇,不僅要有技術上的擔當,亦要對科技的普世性價值做前瞻性思考和研究,參與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要入局、布局,亦要有格局,以負責任的價值觀,始終走在向善的路上,互聯網企業的未來還將大有可為。
7月31日,第十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主會場將于廣州舉辦?,F場將重磅發布多項研究報告內容,并邀請各大領域一線代表前沿論道,探討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趨勢與創新路徑。此外,涵蓋個人、企業、案例類別的多個年度責任獎項也將悉數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