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警示事件數量最多,守法合規責任仍待加強
6月份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從涉及的議題來看,守法合規的警示事件占比最高,為39%,從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企業警示事件占比最高。守法合規是企業的底線責任,互聯網企業應將合規體系建設落到實處,切實增加合規運營能力。
責任編輯:劉丁
6月份,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篩選了54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其中互聯網企業在守法合規、消費者責任等方面暴露出較多問題。
當今社會,互聯網企業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內容質量管理與審核、用戶數據使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無疑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議題來看,6月份54件警示事件,分布在守法合規、消費者責任、員工責任、環境責任、公司治理與商業倫理、健康與安全六個領域。其中,涉及守法合規的事件占比39%,其次是涉及消費者責任的事件,占比為30%。從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行業警示事件數量較多,占比為24%;其次是金融行業,占比為17%;汽車行業占比為13%,三個行業占比合計54%。
互聯網企業頻觸合規底線
從社會責任警示事件的行業分布看,互聯網和軟件服務行業占比最高,引起的社會關注度也較大。例如,6月初國家網信辦、廣電總局等部門啟動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行動中,依法處理了44款傳播涉淫穢色情、嚴重低俗庸俗內容的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同期,央視新聞揭露了手機 App“偷窺”亂象,以及虎牙等直播平臺在網絡學習前提供大量游戲、交友信息的情況。
更為嚴重的是,據媒體報道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轄區內一些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存在傳播違法涉毒品音視頻的情形。引誘和教唆吸毒是我國法律所明文禁止的,不應在互聯網平臺傳播的音視頻中出現,這很容易誤導未成年網民。網絡平臺監管不嚴,導致涉毒品音視頻在網上傳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利于國家禁毒大局,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由此可見,隨著“互聯網+”日益滲透生活,互聯網及軟件服務企業在合規運營方面的風險也逐步顯現;與此同時,合規監管的能力也在與時俱進,相關的監管機構在監管方式上不斷創新、監管力度上持續加強、監管范圍進一步拓展。
依法合規經營 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我國互聯網行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實力提升、融合應用深化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行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但在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2019年8月發布的《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觀察報告》顯示,互聯網行業社會責任平均得分為43.94分,僅10家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得分處于“及格”水平。
誠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互聯網行業大力推進科技戰“疫”,助力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而作為21世紀的新型戰略產業,互聯網行業已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驅動力之一,理應更注重自身合規性,才能保證其應用價值。
公司發展不應該忽略踐行社會責任,這樣才是可持續的發展之道。無論是對新興的互聯網及軟件服務企業,還是傳統行業,“合規”二字并不是企業的“挑戰”,而是作為企業發展和轉型的“底線”,其目的在于限制不良后果的產生,同時企業的合規建設更應常態化和長遠化。
6月份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一、溫嶺槽罐車爆炸致20人死亡
涉及領域:健康與安全
事件概述:6月13日16時,位于G15沈海高速溫嶺市大溪鎮良山村附近高速公路上,一輛槽罐車發生爆炸,引發周邊民房及廠房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初步調查結果,爆炸車輛為液化石油氣槽罐車,截至2020年6月15日7時許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這次事故涉事車輛歸屬溫州市瑞安市瑞陽危險品運輸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從2016年以來共有11次行政處罰,原因包括違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定、未按照規定的周期和頻次進行車輛綜合性能檢測和技術等級評定等。
警示: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已決定對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目前官方并未通報槽罐車發生爆炸的原因。涉事運輸公司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多次被行政處罰,一定程度說明該企業此前在運輸安全方面的責任嚴重缺失。
二、多款手機 App“偷窺”用戶個人信息亂象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概述:6月8日,央視新聞揭露了手機 App“偷窺”亂象,多款 App 被點名。報道顯示,網友利用APP隱私記錄功能記錄手機上安裝的APP訪問個人信息的過程,發現其手機APP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這些APP包括有:“美圖秀秀”、“全民K歌”等十幾個常用軟件。對于民眾投訴問題,目前暫未得到相應回復。
警示:App過度索取、違規利用個人信息已然成為一種互聯網及軟件服務行業的“公害”。近幾年,國家相繼出臺《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和《網絡安全實踐指南——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范》,對App超范圍收集、強制授權、過度索權等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也必將嚴格執法。南方周末中國企業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專家韓斌對此也說到,數據合規是數字化時代的一項重要責任。
三、達內教育“保就業協議”涉虛假宣傳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概述:6月19日,媒體報道達內教育在今年2月份推出的“保就業協議”,吸引學員報名線上培訓。但在參與了培訓后,學員則面對不僅沒獲得新工作,還要想辦法歸還本息合計2.7萬余元的貸款。達內教育在2017年就曾因被指詐騙學員以學員名義進行貸款,以及涉嫌發布、宣傳虛假信息等原因被起訴。
警示:疫情發生以來,就業問題突顯,線上教育培訓機構為學員學習提供了多樣化培訓本身是好事。但上述事件中,達內教育無論是員工個人問題,還是公司“有意為之”,想要長遠發展,都不可能建立在打“擦邊球”、違規操作的基礎之上,更不可能建立在欺騙消費者的方式之上。
四、三亞新機場項目違規填海
涉及領域:環境責任
事件概述:6月下旬,根據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違規填海,三亞新機場項目兩公司被罰8000萬,并被要求恢復原狀。
三亞新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三亞新機場臨空產業園空港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份起在海南省三亞市紅塘灣附近海域,在未編制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并未經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情況下,擅自填海建設海洋工程暨三亞新機場臨空國際旅游商貿區填海工程。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決定責令停止施工,處8000萬元的罰款并恢復原狀的行政處罰。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三亞新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8日成立,公司2016年7月6日,曾因涉嫌非法占用海域合計被罰款385.875萬元。
警示:海洋生態系統是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任何建設工程都會給海洋生態帶來巨大破壞。早在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將圍填海納入了督察范疇,但目前違法填海問題屢禁不止,其中不僅有思想認識的原因,也有經濟利益的驅使。
五、華測檢測武漢子公司弄虛作假檢測資質被撤銷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概述:6月13日,華測檢測(300012)位于武漢的全資子公司——武漢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被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撤銷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顯示,2018年7月,武漢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對咸寧市中德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委托開展的環境監測活動中,出具環境監測報告存在偽造、篡改數據、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違法事實。
警示:武漢華測責任意識嚴重不足,公然造假。公司對事件處理也缺乏責任意識。武漢華測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質檢總局令第163號)第二十二條“檢驗檢測機構及其人員從事檢驗檢測活動,應當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客觀獨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原則,恪守職業道德,承擔社會責任”的規定,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六、西瓜視頻、花椒直播、全民小視頻存在低俗庸俗內容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概述: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法約談“花椒直播”“西瓜視頻”“全民小視頻”3家屬地網絡直播平臺相關負責人,針對平臺存在的傳播低俗庸俗內容、未能有效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問題,責令3家網絡直播平臺自6月23日0時至7月8日0時限期整改,整改期間暫停新用戶注冊、全面清理違規內容、處理相關責任人員。
警示:中國在線直播行業飛速增長,尤其是疫情期間“宅經濟”的興起更是進一步刺激行業膨脹。與此同時,直播平臺亂象頻發,內容生態不良,并不同程度地存在內容低俗庸俗問題。企業應當謹防疏忽社會責任而帶來的風險,應當謹慎對待。
七、維也納3好酒店因差評威脅曝光消費者隱私信息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公司治理與商業倫理
事件概述:浙江杭州一女子在網絡報料稱入住江蘇蘇州一家維也納3好酒店后給出差評,被酒店要求刪除差評,并遭酒店工作人員威脅曝光其開房信息及個人資料。其后在6月24日,維也納酒店官方微博發出致歉信,稱已于6月22日對涉事門店多名員工“嚴肅處理”。
警示:企業應當盡到保護消費者隱私的責任。遺憾的是隱私泄露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目前,包括酒店、中介、物業等相關行業,依然沒有對消費者隱私信息保護作出足夠的努力,甚至依然存在被某些不法分子肆意瀏覽、販賣的現象。此事件中,酒店員工甚至以泄露隱私要挾消費者,行徑更加惡劣,除了顯示出消費者隱私保護責任的缺位,更暴露出公司治理與商業倫理的責任問題。
八、河北邢臺市潤敏生物非法傾倒強酸廢液
涉及領域:環境責任
事件概述:根據生態環境部6月30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披露,日前媒體報道河北邢臺市威縣經濟開發區的潤敏生物科技河北有限公司非法生產農藥,自2019年3月29日至案發,將3414.5噸強酸廢液傾倒于當地7個縣(區)13處地點。6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并對上述事件回應,已聯合公安部對發生在邢臺的這起污染環境案件進行掛牌督辦。
目前該案27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抓獲,相關調查取證工作正在全面進行。公安部門對潤敏公司車間、設備進行查封,威縣縣委對相關部門負責人予以黨內嚴重警告、停職檢查等問責處理。
警示: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時期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根據6月30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的披露,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聯合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農藥等重點行業、危險廢物傾倒案件頻發的重點地區和涉危險廢物的重點違法行為,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動,嚴懲涉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九、44款直播平臺被約談、下架、關停服務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概述:6月5日起,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范管理行動。
首批依法依規對“皇冠直播”“嗨夠直播”“UP直播”“月愛直播”等44款傳播涉淫穢色情、嚴重低俗庸俗內容的違法違規網絡直播平臺,分別采取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
另外,還部署查辦了一批利用色情低俗直播內容誘導打賞案例,對“幺妹直播”“觸手直播”“9158美女視頻”“喵播”“么么直播”“蜜桃直播”“啵比直播”等平臺傳播網絡低俗直播內容作出行政處罰。
警示: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在進行專項整治的同時,還將探索實施網絡直播分級分類規范,以及網絡直播打賞、網絡直播帶貨管理規則,形成激勵正能量內容供給的網絡主播評價體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直播行為,嚴肅追究相關直播平臺責任。
十、多家音視頻平臺存在涉毒音視頻
涉及領域:公司治理與商業倫理
事件概述:媒體6月26日報道,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轄區內一些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存在傳播違法涉毒品音視頻的情形。經調查取證,“優酷”“好看視頻”“酷我音樂”等互聯網平臺上存在60余個違法涉毒品音視頻。各平臺隨后對違法音視頻進行了清理,截至6月25日上午,共清理涉毒品音視頻、文章(評論)1927條,下線7名歌手46首歌曲,技術處理或查封賬號88個。
警示:引誘和教唆吸毒是我國法律所明文禁止的,不應在互聯網平臺傳播的音視頻中出現,這很容易誤導未成年網民。
網絡平臺監管不嚴,導致涉毒品音視頻在網上傳播,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利于國家禁毒大局,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