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常一月
短短三年間,山西省長的接力棒在張寶順、于幼軍、孟學農和王君手上高頻次地傳遞了四任。其中被外界普遍看好的幾位省長相繼兵敗山西、黯然離開。山西到底怎么了?
責任編輯:鄧科 李小鳴 資訊 陳斌 編輯助理 陳軍吉 實習生 黃美龍
毫無疑問,“山西”是時下頻頻進入公眾視野的一個新聞詞匯,從省長孟學農被免,到省政協主席車禍身亡,再到新華社澄清省委書記職務變動的傳聞,其間還有襄汾潰壩等多起重大事故,還有記者舉報信揭開的婁煩瞞報事件,還有網上流傳的天羅地網式的公路收費圖……
沒有一個地方這樣密集地新聞纏身,也沒有一個地方有這樣地折戟沉沙、引人追問。
從2005年9月到2008年9月,短短三年間,山西省長的接力棒在張寶順、于幼軍、孟學農和王君手上高頻次地傳遞了四任。其中被外界普遍看好的幾位省長相繼兵敗山西、黯然離開。山西到底怎么了?
如果我們從這一個多月的跨度中跳出來,站在更長的歷史之河中去觀察,山西井噴式的新聞爆發的背后,是一個能源大省艱難而執著的轉身。
山西這一月的背后,是厚重的中國的30年。
有人比喻,行進中的中國猶如一艘龐大的郵輪,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是甲板之上最亮麗的艙位,豪華的PARTY、高級的餐會、穿著光鮮的男女,而山西則如甲板下的鍋爐房,閉塞、嘈雜、煙氣充天,然而正是它,提供了郵輪前進的動力。
非常一月
風暴中的山西從9月8日開始。
這一天,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的尾礦庫突然潰壩,不可思議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當地最初報告僅一人遇難,事故原因是“暴雨引發泥石流”。此種說法很快被輕易戳穿,這起“今年發生的一次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引發了山西官場的地震:省長孟學農引咎辭職,分管安全的副省長張建民被免職,數十名各級官員被追究責任。
兩個星期后的10月1日至2日,分管安全生產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親臨山西檢查。
四天后,山西再次傳出重磅新聞。
10月6日,國務院啟動了對兩個月之前的婁煩“8·1”特大事故的重新調查,果然發現了有瞞報謊報行為,事故并非當初所認為的是一起自然災害,而是重大責任事故。
之所以出現轉折,源于《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孫春龍9月14日在其博客上發表了舉報信《致山西省代省長王君的一封舉報信》。經總理溫家寶和國務委員馬凱批示后,峰回路轉。
接下來的另一件事更讓人意外。10月11日,9個月前剛當選為山西省政協主席的金銀煥,遭車禍后身亡。多年的紀委工作經歷,且肇事者亦為官場中人的忻州市政協副主席,使得關于金銀煥的死因傳聞頗多。金銀煥在山西工作了一輩子,山西省委辦公廳的一位干部說,她的去世“比孟學農的離開影響要大得多”。
10月17日,金銀煥追悼會,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代省長王君參加。不久前剛被免職的孟學農,亦專程從北京趕來送別,廣受關注。
出席追悼會長長的領導名單,令一些當地媒體的編輯們略感頭疼。“這個時候的排序非常敏感,一定要慎重。”一位省級媒體的編輯說,“因為有些事故還沒處理完,不知道一些官員會不會被追究責任。”
金銀煥去世后,太原市開始嚴格規定,所有駕駛員都必須扣安全帶,包括副駕駛,違者罰款20元。據不完全統計,在首日的查處過程中,有兩千余名駕駛人受罰。
問責風暴及金銀煥的去世,使得政協主席、副省長等多個位置空缺。山西省委辦公廳一位官員說:很多干部都處在一種獨特的“安靜”的狀態中,在看、在觀望,機關里,面上的工作就是學習科學發展觀。
據當地官員分析,山西省政府領導人的分工可能會重新調整,李小鵬目前在副省長中排名第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