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國諸父傳記書單|了解美國的創立時代,只看音樂劇《漢密爾頓》是不夠的
美國建國者不是半人半神的圣人,而是飽食人間煙火的人,是高尚、自私、雄心、貪婪、明智、淺薄、開明、固執、率直、虛偽的矛盾體。他們的所有品行都在風雷激蕩的時代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責任編輯:劉小磊
電影《漢密爾頓》劇照
電影《漢密爾頓》于2020年7月3日在美國迪斯尼頻道網上首映,比原定的首映期提前了一年多。該片將2015年以來風靡百老匯和各地舞臺的音樂劇《漢密爾頓》搬上銀幕,上映后得到觀眾熱捧。它的藍本是出版于2004年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傳》。作者羅恩·切爾諾(Ron Chernow)是當代著名傳記作家,其《喬治·華盛頓傳》獲得2011年普利策獎。
切爾諾的兩部傳記作品的成功,是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建國時代主要歷史人物傳記井噴式涌現的縮影。建國時代歷史人物傳記的爆發,主要有兩個契機:一個是隨著1987年美國憲法二百周年紀念,人們對美國創立時代(包括獨立和制憲)的興趣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這是大背景;更具體的背景,是始于1960年代的對建國領袖的個人文集(公文、著述和各類私人通信)的集中編纂,經過二十多年努力,取得了蔚為可觀的成果。
率先成功發表人物傳記的不是專業史家,而是像切爾諾一樣記者和作家出身的作者。從時事報道和文學寫作練就的敏銳觀察和生動筆觸,使得他們能夠擺脫專業史家習慣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寫出平易近人的作品。同時,他們嚴格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但靈活運用史料,以信史的標準寫作傳記。所以,他們的作品不但取得可觀的商業成功,而且得到專業史家的肯定和贊賞。專業史家也積極響應,寫出自己的傳記體敘事專著,與非史學專業作家形成呼應,交相輝映,成蔚為大觀之勢。
除切爾諾之外,非史學專業作家還有麥卡洛(David McCullough)和米切姆(Jon Meacham),前者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傳記的作者,后者是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傳記的作者。專業史家中,既包括摩根(Edmund S. Morgan)、貝林(Bernard Bailyn)、伍德(Gordon Wood),這樣德高望重的權威史家,也涌現出一批年輕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