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爛尾樓背后:12年前,一場爛尾的“造城運動”
一個在附近小學上二年級的小孩,因為害怕同學發現他在爛尾樓里住,放學后都不敢和同學一塊走。
“那么多個城中村同時改造,在全國無論哪一座城市,都是前所未有的?!?br />
在國家嚴控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他們沒有等來銀行2014年的續貸。
發自:昆明
責任編輯:顧策
別樣幸福城的小區住戶。
三十多戶業主住了進來。他們在工地水坑里取水,用電瓶燈照明,稍微安置一下沙發和床,或僅僅支個帳篷、搭幾塊木板就住下了。
這個擁有12棟18層高爛尾樓的小區,是昆明市城南官渡區的“別樣幸福城”,也是上苜蓿村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不算偏僻,從這兒到市中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只有8公里路程。六年前,這里開始停工,變成了爛尾樓。
2020年7月,大批業主“硬核”入住這片爛尾樓的事,被人拍成視頻上網傳播,一下成了大新聞。
小小的空間,兩張床住著一家四口。
其實在昆明,像“別樣幸福城”這樣的爛尾樓很多。雖然爛尾樓有多少并沒有官方統計,但昆明本地的都市時報2018年的一篇報道稱,23家駐昆房企以收購并購方式獲取的爛尾樓項目就多達44個。報道最后稱,昆明市場仍然存在大量5年以上的爛尾樓,最長的停工時間已經有18年之久。
別樣幸福城4號地塊,橫幅是最先搬進來的一批住戶自己掛上去的
這多少有點奇怪,在房價蹭蹭往上漲的當下,一個省會城市竟然有這么多擱置多年的爛尾樓。
與西南地區其他主要城市相比,昆明的人口超過貴陽,但遠低于成都、重慶,2019年末常住人口有695萬人。但昆明的房價也在逐年上漲,安居客信息顯示,昆明的平均房價從2016年的8485元/平方米,已攀升至2019年的13117元/平方米。
這些爛尾樓的歷史成因,可以追溯到2008年那場轟轟烈烈的昆明“造城運動”。那一年,昆明市發布文件,計劃在5年內,將昆明市336個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成。
這場“造城運動”激發了大批本地中小開發商的雄心壯志,但最終卻以爛尾告終。
住戶們用布當作窗簾和窗戶
“硬核入住”的爛尾樓業主
“我差點就從這里跳下去了?!?月23日,周女士在爛尾樓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別樣幸福城”位于巫家壩商業區。這里曾經有巫家壩機場,在2012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投入使用后就退出了歷史舞臺。按照政府規劃,新的巫家壩片區將打造成空港高新區,定位為昆明市未來的城市新中心,近年來先后引進了多家省內外名校。
周女士當初就是看中了巫家壩“教育強區”的發展,2013年交了兩套房共計約80萬元的首付款,一套買給自己,一套買給即將結婚的女兒作為婚房。兩套房都選擇在了4號地塊的6號樓里。
當時為了湊足首付,周女士把自己原有的房子也賣了。沒想到的是,該樓盤在建好了1、2、3地塊的回遷房后,4、5號地塊的新房從2014年開始停工爛尾。
每個月既要還著2500元的房貸,還要給出去2500元租金的生活,周女士一過就是7年。
女兒已經結了婚,生了小孩,一家三口也在外面租著房子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在旅游社工作的周女士丟了飯碗,夫妻間經??诮?。迫于生存壓力,她一個人住進了無水無電的爛尾樓里。
爛尾樓內其他住戶的房子
住進4號地塊的業主們大多都是這種情況,在房貸和房租的雙重壓力下,只能搬到自己名下唯一的財產里住下來,哪怕這些房子不通水電,甚至沒有門窗,沒有外墻粉刷,只有主體磚墻。
大家白天就在小區門口空地上閑聊,夜深了才回到各自的爛尾樓房間里。
搭伙過日子的4號地塊住戶。
周女士心里很矛盾,個人的困頓和潦倒都被展現在全國網友面前,讓她感到很丟臉。但也許只有這樣,爛尾樓的問題才能受到外界關注。
“但凡我找到了一份不錯的新工作,我也不會住這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