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照進現實,這位影壇大佬到底憑什么封神?
7月30日,是克里斯托弗·諾蘭50歲的生日。
兩天后的8月2日,他的《星際穿越》又以重映之姿,登陸了國內各大院線。
與此同時,他的新片《信條》,最近也傳出了令人驚喜的好消息——
電影已過審,確認引進,檔期待定。
預計有99.99%的概率,我們將與全球第一批上映的國家和地區同步。
即8月26日上映。
正因如此,所以我們很有可能,這個月可以在影院看到兩部諾蘭導演的電影。
而且,目前國外某公司已有少許員工看過《信條》,并發出了十分驚人的感嘆:我本來已忘了電影是多么偉大的藝術......
01
《信條》是諾蘭繼《敦刻爾克》之后,時隔3年推出的最新力作。
早在制作階段,這部電影便早早引爆了觀眾的期待值。
全片總預算高達2.27億美元,是諾蘭導演作品里成本第二高的電影,僅次于預算2.5億美元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和諾蘭的大多數作品一樣,《信條》同樣也由諾蘭親自編導。
全片不僅巨星云集,而且拍攝過程中劇組還輾轉了七個國家。
不難看出,這部新片勢必又將成為諾蘭嘔心瀝血的超級巨作。
片方將這部電影形容為“是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
諾蘭本人也聲稱:“這是一部極具野心、規模宏大的電影?!?/p>
眾所周知,在諾蘭的電影里,他經常采用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來講故事,無論時間,還是空間,諾蘭往往都能玩出驚喜。
當下,透過《信條》最新發布的預告,諾粉又嗅到了熟悉的燒腦氣息,并發酵產出了很多趣味十足的大膽猜測,諸如平行世界、逆轉未來、莫比烏斯環等等。
預告片里,片名“TENET”被譯成了“天能”。
天能是一種能力,而通過測試的男主,則擁有了這種能力。
天能可以打開正確之門,也可以打開錯誤之門,似乎可以將未來引向不同的發展方向。
而《信條》所講的故事,便圍繞天能而展開……
可以說,自《信條》定檔以來,關于諾蘭引爆的話題,就一直不斷升溫。
5月底,馬斯克的SpaceX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