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變局:千年商都未來路
位于荔灣區恩寧路的永慶坊,曾是富人聚集的老西關。城市變遷,以廣州塔為核心的新中軸線興起,老西關因投入不足而危房林立。恩寧路居民尤其是老一輩不愿搬遷,一怕搬遷后搬不回來,二怕失去生活的記憶。
2020年,延續了63年的廣交會首次搬上云端,“云上廣交會”面向全球開啟帶貨直播。這是全球第一次針對商家的云上展會。與廣州火車站毗鄰的白馬服裝城,曾是全球聞名的服裝批發市場。疫情發生前,普通話平翹舌音說得比中國人還地道的非裔商販,扯著嗓門擠在檔口催著要貨。疫情暴發后,服裝市場的走廊空空蕩蕩,檔主在店內熱火朝天做起了電商直播。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2019年7月25日,中國廣州,廣州新中軸線上的高樓。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視察廣東時,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漫步在城市中軸線的街道上,聆聽傳承數百年的戲曲,在廣州并不是一件難事。
2020年8月8日,在廣州城市中軸線的制高點——廣州塔內,將搭建一個回溯嶺南文化的“城市客廳”。從當天開始,廣州塔一至二層的展覽空間,將被改造成“嶺南之窗”迷你博物館,不間斷展示各類源自嶺南的“非遺”文化?;泟∶鎮冋寡莸挠茡P曲調和靈動水袖舞,糅合現代聲光電技術的“潮龍出墟”,廣府民居珍愛數百年的木雕家具,都將在這里與市民親密接觸。
這座中國最高鋼結構建筑,代表著城市高度,也正傳遞著城市溫度,讓歷史底蘊融入城市中軸線的摩登生活。這是廣州市政府賦能城市新活力的一項行動,也是頂層設計賦予這座千年商都的新使命——“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廣州擁有開放包容嶺南文化基因,雄厚的商貿業、制造業基礎,開放政府的加持。伴隨著城市中軸線的變遷,這座歷經千年而不衰的“老城市”,以碼頭基因碰撞互聯網浪潮,國際資本、科技和高端人才競相涌入,迸發出引領未來的“新活力”。
2020年4月16日,中國廣州,永慶坊位于廣州百年老街恩寧路,始于1931年,是廣州最完整和最長的騎樓街。這條老街承載著廣州千年商都的文化記憶。
讓人們記住鄉愁
2020年7月25日晚,廣州塔燈光璀璨,一場大戲在塔基觀景平臺的舞臺上鳴鑼開場。這是“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的首場活動?;泟∶鎸⑦B續23個周末登臺獻藝,盡管這樣的演出不像“頂流女團”演唱會那般火爆,但在眾多中老年人當中,依然有三五成群的年輕人身影。他們特地從網上預約門票,趕在七月的最后一個周末,一睹粵劇芳華。在社交媒體放上一張張精修自拍美圖并配上一段唯美的文字,是這些年輕人與這座城市相處的獨特方式。
對于許多住在廣州的年輕人來說,“打卡”嶺南元素是一種生活時尚。在廣州塔之前,如此受歡迎的“打卡點”,是廣州荔枝灣旁邊的永慶坊。2016年10月,這條擁有濃郁“西關風情”的街區開放后,逐漸成為年輕人喜歡的去處。2018年10月,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永慶坊后,這一新晉“網紅打卡點”名揚全國。
新冠疫情暴發之前,這片占地不到八千平方米的街區,一年接待的人流量超過三百萬人次,約等于一座小型城市的遷徙人口。人們到永慶坊逛街聽曲,賞南派建筑,嶺南文化與“網紅”文創店面的碰撞,給許多慕名而來的打卡青年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4月16日,中國廣州,恩寧路上的手藝人,還在沿用傳統辦法手工打造各種銅器。
然而,許多年輕的“新廣州人”還不知道,他們喜愛的這片街區曾是這座城市中一道“傷疤”。永慶坊位于荔灣區恩寧路,曾經是廣州歷史上有名的“富人區”。廣州俚語“權住東山,富住西關”的“老西關”,便有大片區域位于恩寧路。城市變遷,以廣州塔為核心的新中軸線興起,老西關因投入不足而危房林立。
廣州土著80后郭家俊還記得,大約在五六年前,“恩寧路改造”還是廣州電視媒體時常報道的頭條新聞。當時的恩寧路缺乏整治,泥土路面雨天便污水橫流,電線電纜盤根錯節,不少房屋倒塌得僅剩下一副骨架。許多老人家生活在逼仄的房子里,由于他們時常熬制中藥,“有時站在巷子口就能聞到一股很濃的中藥味”。
從世紀之交開始,圍繞著恩寧路改造的爭議,持續了將近十年。政府想舊貌換新顏,老居民戀舊土不愿搬遷,是這場爭議的矛盾所在。恩寧路居民尤其是老一輩不愿搬遷的理由并不復雜,一怕搬遷后搬不回來,二怕失去生活的記憶。
這從另一個側面呈現出人們對城市記憶的眷戀。如果說年輕人欣賞欣賞嶺南的藝術和器物,是一種消費時尚和了解城市的方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