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天氣預報新極限
隨著計算機速度越來越快,對氣象現象的理解越來越深,氣象學家已經比較有把握能夠準確地預測未來4周的天氣情況。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要想讓次季節預報做到像7天天氣預報那樣準確,科學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代人已經習慣于先查天氣預報,然后再安排未來3天、5天或者7天的活動了。例如,人們會提前安排好計劃,周末與家人出門野餐;在低溫天氣來臨前,農民要保護橘子樹免受嚴寒侵害;如果發生野火,應急管理人員需要疏散位于下風口的居民;如果大雨將至,那些沿河而居的社區需要提前準備好沙包,將房屋和商場保護起來。
如果能準確預報3周甚至4周后的天氣,以上這些決策都會更加受益。農民可以通過預報查詢會不會出現晚霜凍,以此決定在早春種植作物是否安全。如果氣溫會回升,滑雪場經營者可以選擇稍后再造雪。管理水資源的機構可以在春季汛期來臨前開閘放水,或者向水庫中蓄水提早為抵抗干旱做準備。當然,你也可以提前計劃在下個月才放的假期。
早在幾年前,大氣科學家就開始發布未來3-4周的“次季節”(subseasonal)天氣預報了。我們知道,典型的天氣預報(一般是未來7-10天)會提供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溫度、降雨或降雪概率,以及風向和風速。次季節預報主要提供未來某一天的溫度和濕度概況,預判它會高于還是低于基于歷史數據得到的平均值,同時還會預報危險和極端天氣。原本,在短期天氣預報和更注重宏觀趨勢的季節預報(例如太平洋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否會造成北美夏季偏暖)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次季節預報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次季節預報正在不斷發展中。例如,我和美國邁阿密大學的同事一起領導的團隊做了一個叫做SubX(Subseasonal Experiment,次季節實驗)的氣象模式,它提前幾周準確預報了多種氣象變化:2018年邁克爾颶風帶來的降水增加;2019年1月底美國中西部的一次強烈的冷空氣暴發;以及2019年7月阿拉斯加的熱浪。SubX項目是從3年前啟動的,目前已經集合了美國和加拿大7家主要的氣候和地球研究中心的預報信息。
為了撰寫本文,我在2020年2月27日用SubX制作了未來23-29天美國和全球的預報地圖。結果顯示,美國東部將會比平常偏暖,而西部則比平常偏冷。東海岸將早早迎來春天,而西部漫長的冬季將繼續下去。繼多雨的2月以后,東南部的降水相比往年仍將偏多。當然,這些預報有一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