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術”與“道”

“過去十年,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改,一邊有意見反饋過來。這次的爭議還是聚焦在于等級劃分,這種做法我個人也持保留意見?!?br />
“新高考改革后,能規避單科等級制約招生錄取這一因素,但‘教育行政部門劃批次、分數為核心’主導高考招生錄取的格局不會變?!?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0年7月27日,2020江蘇省高考名校見面會暨志愿填報大會在南京舉行。 (視覺中國/圖)

2020年8月3日,香港大學向江蘇高考生白湘菱發放了錄取通知,專業意向為金融類專業?!敖K高考文科第一名(語數英三科總分)無緣清北”事件暫告一段落。

白湘菱的語數英三門成績達到了430分(滿分為480分),但因選測科目中歷史等級為B+,不滿足清華北大等眾多一流高校要求選測科目等級在A以上的錄取條件。事件引發社會對實行到最后一年的江蘇高考乃至教育模式的關注,白湘菱已獲得錄取通知,但討論仍在繼續。

更重要的是,討論開始回歸高考改革,關注計分原則、錄取方式等環節對于人才選拔的影響,以及究竟如何做到惜才又公平。

現行江蘇高考方案又稱“08方案”,即只語數英計入總分為480分,其他科目考生選測兩門,分數通過全省參考生成績排名比例,以等級方式計入成績。高校錄取,會提出不同選測科目的等級要求,等級達不到要求的考生則不予錄取。

江蘇是教育改革的先鋒地,而“08方案”一直充滿爭議,頻繁的高考改革變動增加人才培養模式不穩定性等弊端也隨之顯現。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2018年6月的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中坦言,高考十年五改,教師無所適從,家長怨聲載道,反思不限于教育部門,各相關部門都要反省。

一位江蘇省教育廳相關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婁勤儉講這番話時,臺下不少人都低著頭,“不敢抬”。婁勤儉在講話中將江蘇創造能力不強,歸因于高中對物理化學的普遍不重視,中考硬性分流,導致學習壓力前移,扼殺了許多學生的潛力。

為此,南方周末記者邀請江蘇省教育廳相關人士,江蘇省揚州中學教務副主任、高三教師孫干,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辦主任梁穎及長期關注教育政策改革的同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張端鴻,共同探討江蘇高考制度的利弊和初衷,以及其對于這一輪新高考改革的啟示。

(馮慶超/圖)

“制度需要遵守”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因歷史科等級無緣多所名校一事?

江蘇省教育廳相關人士:很多人為這個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