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52個貧困縣掛牌督戰取得新進展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今年初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2019年底全國未摘帽的52個貧困縣以及1113個貧困村開展了掛牌督戰。督什么?怎么督?
如今,距離2020年底還有100多天的時間,督戰成效如何?接下來如何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等在今天(1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都作了解答,來看這一期《重點來了!》↓↓↓
掛牌督戰的范圍
掛牌督戰的范圍是2019年底沒有摘帽的52個縣以及貧困人口超過1000人的88個村和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1025個村,共1113個村。
這52個縣主要集中在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甘肅、寧夏和新疆7個省區,1113個掛牌村集中在上述除寧夏以外的6個省區。
這些縣和村絕大部分都位于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的任務重,工作的難度大,是剩下的最難啃的硬骨頭。
掛牌督戰的內容和開展情況
掛牌督戰的內容重點在五個方面:
一是“兩不愁三保障”,即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二是貧困家庭勞動力務工的情況;
三是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完成的情況;
四是不穩定脫貧戶和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幫扶情況;
五是相關問題的整改情況。
掛牌督戰重點從以下四方面開展:
一是加大資金支持和工作指導力度。中央財政在2020年資金分配時進一步加大對掛牌督戰縣、村的支持力度。
二是跟蹤調度各地掛牌督戰工作的進度。國務院扶貧辦每個月對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逐月調度。
三是強化督戰一體,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四是發動社會力量,助力掛牌村脫貧攻堅。截至7月30日,東中部11?。ㄊ校┕步M織動員1937家社會力量與掛牌督戰村建立結對關系,實現對1113個掛牌督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
掛牌督戰的成效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 歐青平:經過半年的努力,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進展順利。掛牌縣村一大批制約脫貧攻堅的難點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成效比較顯著。
一是截至7月底,52個掛牌縣解決了15.6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住房安全、義務教育和醫療衛生保障方面的問題。到目前為止,52個縣貧困人口“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存量問題已經全部解決。
二是已經完成了剩余11萬貧困人口的搬遷任務,至此52個縣約120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經全部完成。
三是今年52個掛牌督戰縣有285萬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是去年52個縣外出務工規模的112%,而且這個比例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還高出了7個百分點。
四是52個縣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已經初步建立,這52個縣共識別了87萬脫貧不穩定的人口和邊緣易致貧的人口,并對這些人口全部落實了幫扶的措施,有效防止他們陷入新的貧困。
五是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大排查、成效考核等方面發現的問題都已基本整改到位,脫貧攻堅的成色和質量進一步提高。
實例1:四川涼山高山高寒貧困村的脫貧之路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署覺洼五村第一書記斯日魯方介紹,署覺洼五村是涼山典型的高山高寒貧困村落,全村總共人口有216戶619人,其中貧困人口65戶237人,是昭覺縣55個掛牌督戰村中海拔最高、產業發展底子最薄弱的村。
截至今年6月30日,該村完成了27戶貧困戶易地搬遷的入住,為65戶貧困戶制定并落實了產業發展項目,鼓勵引導26戶貧困戶外出務工,為17戶弱勞動力貧困戶開發并落實公益性崗位,為5戶貧困戶落實低保兜底政策,為10戶邊緣戶制定并落實幫扶方案,整改省州縣反饋的22個問題。
斯日魯方還舉例說明當地的脫貧方式和進展。
比如當地召開“壩壩會”,征求群眾意愿,用投票方式確定最受群眾歡迎的產業發展項目,養羊成了群眾的首選。當地地廣人稀草場豐茂,群眾歷來就有養羊的傳統。當地就為群眾發放基礎母羊,成立合作社,擴大養殖規模,聯系牧業專家進行指導,改良種羊900余只,現在養羊已經成了該村的支柱產業。
斯日魯方還介紹道,署覺洼五村地處谷克德核心區域,隨近年來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景區逐漸有了人氣,村民自己養的高山土豬、山羊肉非常鮮美。扶貧工作人員就鼓勵一些收入比較低的貧困戶和邊緣戶到景區去賣燒烤。貧困戶莫色次的女兒中專畢業以后一直在家,沒有就業,培訓后在景區賣燒烤,旺季一個月賣燒烤的收入就達到5萬元以上。
實例2:甘肅西和縣的脫貧成績單
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縣委書記 曹勇:甘肅西和縣地處秦巴山片區,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是我們的基本縣情。全縣有223個貧困村,2013年建檔立卡時,我們有貧困人口15.38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9.52%,到去年底,我們還有未退出村48個,掛牌村6個,未脫貧人口13233人,貧困發生率降到了3.43%。
通過半年來的掛牌實戰,西和縣的脫貧工作進展如下:
義務教育上,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失學輟學。
基本醫療保障上,標準化村衛生室、合格村醫、家庭醫生簽約、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做到了全覆蓋,住房安全上,完成了危房改造清單任務和住房安全的核驗工作。
勞務產業上,針對疫情的影響,當地整合了資金1.78億元,出臺了差異化、階梯式的勞務獎補政策,積極動員組織外出就業,目前全縣勞動力就業58491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2%。
產業發展上,西和縣堅持特色化、多樣化、市場化,累計整合資金2.97億元,發放1.65億元的小額信貸,出臺了到戶產業、獎補辦法,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合作社,提高組織化程度,基本構建形成了”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經濟林果蔬、畜牧養殖”三大主導產業體系,今年貧困戶僅產業一項,預計人均增收1300元。
消費扶貧上,針對疫情的影響,西和縣發揮隴南電商平臺的優勢,一手抓電商扶貧,一手抓企業和幫扶單位促銷扶貧,實現了農產品銷售2.46億元。
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上,西和縣堅持建新與拆舊并舉,全縣拆除危房8.2萬間,殘垣斷壁14萬平方米,復墾土地1670畝,農村面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下一步怎么干?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 歐青平: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下一步將重點推進以下三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繼續抓好“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的查漏補缺。目前已經解決了所有尚未存量問題,但是還有一些新增的住房不安全問題和飲水不安全問題存在,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二是多措并舉,促進穩崗就業。上半年解決了貧困勞動力“出的去”的問題,把貧困勞動力都送出去了,下半年就是怎么把貧困勞動力穩在就業的當地,穩在就業的企業。
三是發揚釘釘子精神,久久為功,抓好產業扶貧。只有產業興旺,產業發展了,貧困人口的脫貧基礎才能穩固。關于產業扶貧,下半年重點要解決好農產品銷售的問題,要進一步推進消費扶貧行動。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的監測預警和幫扶的機制,有效防止返貧和新致貧情況的發生。
到今年年底,我們將歷史性地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期盼的消除絕對貧困這個目標,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巨大的創舉。
但我們也意識到,消除了絕對貧困,并不意味著貧困問題在中國就徹底解決了,相對貧困問題還會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所以,解決貧困問題,消除相對貧困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要繼續努力的一個重要內容。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 歐青平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