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賽道——云問診的生死時速
“醫院”兩個字,會讓人聯想到什么場景? 儀器上不斷跳動的數字、護士忙碌的身影、埋頭于病歷的醫生、排隊的患者……在互聯網醫院里沒有這些場景,醫生與患者隔著屏幕,網絡連通,全程“無接觸”。但是,噼里啪啦的“鍵盤聲”背后,同樣上演著拯救生命的生死時速。
平安互聯網醫院醫生深度賦能抗擊疫情
24小時,守護16歲男孩的回家路
在“不見病人愁苦面,只聞鍵盤噼啪聲”的互聯網醫院里,“無接觸”的危情鑒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因為,每位醫生的鍵盤,都連接著3億多用戶的真實求助,而支撐他們做出準確判斷、迅速響應的,是整個互聯醫療系統的強大后盾。在我們共同經歷的新冠抗疫中,一位十六歲的青島少年,就得到了這個強大系統的溫柔援助——
平安互聯網醫院醫生為疫情嚴重地區運送抗疫物資
2020年1月23日天色已晚,第二天就是除夕了。盡管“武漢封城”的新聞已經甚囂塵上,然而在遠離武漢的北方地區,車站人頭攢動,行人步履匆匆,臉上流露著“歸心似箭”的神情。
正在這時,互聯網醫院值班醫生徐海萍,卻被一條新增問診,驚出一身冷汗。
“醫生,我臉上燙燙的,咳嗽,胸悶。我去過武漢,我不會就要死了吧?”
“不至于,別害怕。你在哪???有人陪著你嗎?”看到患者資料里,寫著“16歲”,徐醫生頓時揪心起來。
“我在臨沂北站等車,我想回家……”
大年二十九的臨沂北站,春運大戲上演正酣。在這里,每天平均有7000人啟程,踏上回家的路。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每個懷揣歸家喜悅的旅客,都面對一份未知的感染危險。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有可能把這份危險帶回各自的家鄉……
此時,這個十六歲的孩子,孤身一人,心里揣著巨大的恐懼和回家的渴望。手機里平安好醫生的回復,就是他攥在手里的“救命稻草”。
網絡另一端的徐醫生雖然心急如焚,卻有條不紊地指導著遠在千里之外的少年。就在幾天前,平安好醫生在最短時間內搭建了針對新冠疫情的緊急情況處理系統,讓她可以沉著冷靜地處理眼前的狀況。
“小伙子,別害怕。你不一定是新冠,鎮定點啊?!毙灬t生知道,此刻于情于理,都要先穩定這個男孩的情緒?!澳憧纯锤浇芊裾业娇谡?,先給自己帶上口罩。然后呢,不要隨便亂跑,找個人少的地方,先休息一會。把你的電話號碼給我吧?我找專家幫助你?!?/p>
得到男孩電話號碼以后,徐醫生迅速將整體情況上報平安好醫生總部。而來為小男孩提供幫助的專家,正是平安好醫生互聯網醫院醫療院長,望亭松。
望亭松,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急診科醫生,曾參與抗擊SARS等多起公共衛生事件。當時他和團隊正值守總部,為用戶提供7*24小時疫情問診服務。
收到訊息,望亭松馬上接棒了對小男孩的援助工作。經過初步詢問,望亭松判斷這是一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當電話再次撥通時,男孩已經登上了回家的火車。
“怎么才能不傳染別人?”電話里,男孩強忍著咳嗽,怯生生地問。車站的人員聚集、列車內空間封閉,所有的環境因素仿佛都指向著一場聚集性爆發。
“孩子不用怕,把電話交給列車長?!蓖に沙练€鎮定地聲音,此刻就是小男孩的一顆定心丸。列車長了解情況后,根據望亭松的建議,將男孩帶到一間休息室進行臨時隔離。與此同時,抗疫醫療小組全員行動,分別聯系山東疾控中心、河南疾控中心、鐵路中心、110……協調各種渠道守護每一個可能感染的用戶。
“我好想媽媽……”撐了這么久,那男孩的焦慮幾近崩潰。望亭松添加了他的微信,不斷與他聊天,疏導和安撫著這個男孩,支撐他度過煎熬的時光。
1月24日凌晨0:42分,列車??吭谟泻Y查能力的濟寧站,醫院的救護車已經在此等候多時。十分鐘后,男孩坐上救護車前去進行新冠肺炎檢測。第二天下午六點,經過兩次檢測,證實男孩沒有感染新冠肺炎,有驚無險。望亭松微信收到的“感謝”語音一條接著一條,語氣中帶了些絕處逢生的激動……
“互聯網醫院無法確診新冠肺炎病例,但有能力幫助傳統醫院篩查70%到90%的無關病患?!笔潞?,望亭松對報道此事的媒體說:“作為補充力量,互聯網醫療會讓傳統醫療更加高效,會大量減少病患交叉感染的機會?!?strong>
那個來問診的19歲姑娘,如今也穿上了白大褂
“患者到達醫院時,已經昏迷,醫生馬上下了病危通知書……”平安互聯網醫院的心內科醫師顧小燕,至今回想起那個下午,還心有余悸,感嘆“也許就是緣分讓患者和我遇上了”。那是一位來自廣東江門的患者發起的咨詢——
平安互聯網醫院心內科醫師顧小燕
患者是一名19歲的醫學院學生,她感冒多天,吃過抗生素,但仍不見好轉,反而出現胸痛的感覺。那天早上,她到了當地一家醫院就診,診斷結論是“胸膜炎”,醫生囑咐她無大礙,回家吃藥觀察即可。到了下午,胸痛難忍,她試著上線用平安好醫生咨詢。
接診的醫生是剛入職四個月的顧小燕,當時她剛從三甲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轉換身份,成為一名互聯網醫院醫生。在聽了這位患者的描述后,顧小燕憑借職業敏感性和多年臨床經驗判斷,她的“胸痛、乏力、頭暈”很有可能就是重癥心肌炎的征兆。此時,顧小燕回想起四年前,另一名代替媽媽問診的女兒,她的媽媽是胃腸型心梗,一直當腸胃炎治療。急性心梗往往發病迅速,若不是女兒及時在線問診得到專業指導,恐怕兇多吉少。這一次,相似的情況再次出現,決不能讓危險重演!
“馬上到當地醫院掛急診,可能是重癥心肌炎!”顧小燕馬上告訴她,現在存在生命危險,要馬上給家人打電話或者撥打120。與此同時,顧醫生還要來患者家屬電話,撥過去指導患者家屬如何處理一些突發情況。
患者被送到急診室搶救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動過速等癥狀,醫生也向家人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不幸中的萬幸,送治及時,19歲的姑娘被搶救過來,并且在大半年的治療里恢復良好。
幾天后,那位患者寄來了感謝信,信里寫道“她用家人般的關愛和高尚的醫德,豐富的臨床經驗,挽救我的生命”?;颊吒嬖V顧小燕,診斷結果和她的初步判斷非常一致,盡管治療過程也面臨巨大挑戰,但她會積極面對,戰勝病魔。
在顧小燕入職五周年的時候,當年那位19歲的姑娘在微信里對她說,“感謝生命中有您,祝5周年節日快樂?!痹诮徽勚?,顧小燕得知女孩已經工作了,看著她發過來的穿著白大褂的照片,顧小燕由衷地欣慰。
顧小燕說,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是她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坝绕湓谝恍┢h地區,醫療資源很貧乏,互聯網醫療可以把大城市優質的醫療資源分享給不發達的地區?!?/p>
如今老百姓上網看病的習慣日漸養成,手機里的醫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觸手可及的選擇。在手機的另一端,更多像顧小燕這樣的“觸網”醫生,他們專業的醫療知識和經驗,不再只服務每天掛上號的幾十個病患,而是為全國各地的眾多患者們隨時準備。
“能幫助更多的人”, 這正是顧小燕心中互聯網醫療最大的魅力。
互聯網醫療平臺為用戶提供線上問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