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做題家”是“985廢物”?太妄自菲薄了
“小鎮做題家”對身份的焦慮比其他小鎮青年更強烈,也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一無所有”的感覺。因此豆瓣上沒有“二流本科廢物引進小組”“大專廢物引進小組”,反倒是“985”的學生,以“廢物”自嘲。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985”的學生為什么自嘲是“廢物”。
責任編輯:劉韻珊
最近,“985廢物”和“小鎮做題家”這兩個說法很火。
這都起源于豆瓣上一個叫做“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該小組的主要功能是給985、211的“失敗學子”來“分享失敗故事,討論如何脫貧”,以達到“自救”的目的。小組至成立三個月以來,目前加入人數已經近10萬。
“小鎮做題家”指的是,出身小城,埋頭苦讀,擅長應試,缺乏一定視野和資源的青年學子。他們靠著拼命刷題擠進了一流高校,以為人生從此平步青云,怎料到了大學才發現自己不僅泯然眾人,與來自大都市的精英同學相比,更是有著懸殊的差距,畢業找工作時完全沒有優勢,心酸地淪為“985廢物”。
無論是“小鎮做題家”還是“985廢物”,主要代表的是小鎮青年的一種自嘲。這樣的自嘲是妄自菲薄,還是事出有因?“小鎮做題家”又能做些什么?
“小鎮做題家”的現實無奈
高三學子都聽過這樣無數老師們反復念叨的一個說法:高三再苦再累也堅持住,只要挺住了,到了大學就自由了。
“小鎮做題家”后來發現,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