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社會組織生存堪憂,面臨倒閉
大量社會組織都面臨類似的生存困境,這些組織規模不大,成立多在2015年后,主要開展線下服務,缺少外部資金注入,疫后轉型空間有限……
“社會需要的是能夠切實滿足需求,解決問題、有效果的社會組織?!毙毂玖练治?,一些單純依賴政府資金的社會組織,往往缺少主動面向市場、尋找機會、爭取資源的動力和能力。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1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晗
在父母工作期間,綠色薔薇會把他們的孩子聚到一起,上繪本課、音樂課、戲劇課等。這些課程通常由志愿者講授。7月26日,孩子們的繪本課結課了。
丁麗沒想到,在公共平臺上籌款竟然“出了圈”——原打算像往年一樣籌10萬元項目資金,但籌款信《在深圳,10000個丁當需要你的幫助》成了爆款網文,在朋友圈里感動了很多普通人。2020年7月12日,深圳綠色薔薇女工服務中心(下文簡稱“綠色薔薇”)籌款10天后,竟然籌到了56萬元。
在信中,綠色薔薇創始人丁麗回顧了自己的女工經歷和創辦機構的緣由。疫情影響下,和很多中小社會組織一樣,綠色薔薇幾個月沒有收入,難以為繼,“如果不能在一個月中籌到15萬元最基本運營的資金,機構就要面臨關門的風險”。
幸運的是,丁麗得到了網友的支持,而“第三部門”中更多中小型社會組織則繼續掙扎在生存邊緣?!暗谌块T”即不屬于第一部門(政府)和第二部門(企業)的社會組織,以實現公共利益為目標。
2020年5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等機構針對社會組織發起了網絡問卷調查,發現42.6%的機構收入有所減少,而受疫情影響無法開展籌資的機構多達38.9%。
2020年7月20日,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公益慈善周刊等機構通過對北京市服務型社會組織的調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社會組織的打擊》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更加精準地調研了社會組織的生存狀況,報告發現超過九成的社會組織受到疫情打擊,近14%的社會組織面臨倒閉風險。
南方周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量社會組織都面臨類似的生存困境,它們分別來自陜西、四川、江蘇、湖北、廣東等地,這些組織規模不大,成立多在2015年后,主要開展線下服務,缺少外部資金注入,疫后轉型空間有限……
疫情影響帶來了困境,也凸顯了社會組織現存的問題。采訪中,多位專家表示2020年是社會組織的考驗之年:不僅要求生,還從長遠來看,需要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充分調動資源,以適應改變。
“難熬”的困境
“為了求生,除了向公眾籌款,我們還申請了各種基金會的項目?!倍←惢貞?,眾多方式中公眾籌款的效果是最快的。
7月2日,丁麗的籌款信發布后,求救呼聲在網絡中迅速發酵。10天內,綠色薔薇籌到了高達56萬元的捐款,費用能夠覆蓋兩年女工項目的運營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