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當“扶貧”遇上“戰疫”,企業如何發揮優勢承擔社會責任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偉大的形象常常在無形中深入人心。2020年7月31日,由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圓滿落幕,中國平安獲選“年度典范企業”與“戰疫先鋒企業”。

拋卻“贏利至上”原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中國企業在2019-2020這一年面臨的不僅僅是社會和企業密不可分的聯系與責任,更涉及疫情時期所有相關的員工、客戶、人才供應者、政府以及投資商等相關利益者的防疫、工作、生活等問題。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戰,從國家到企業、組織、機構、個人都站到了一個利益面,為整個社會承擔責任,降低風險。今年的責任年會上,南方周末將年度關注環節設置為企業戰“疫”觀察,以充分的報道案例和系統的數據梳理推舉出年度責任標桿,探索戰“疫”行動背后有理想、負責任、可持續的企業展現的責任案例。中國平安在這一年內不僅深入實施“三村工程”,面向貧困地區推進產業、健康、教育三個方向的智慧扶貧模式取得突出表現;而且在新冠病毒防疫戰中,中國平安在公益捐贈、保險保障、醫療服務等領域充分發揮技術實力,“科技抗疫”,并高效實施,為社會筑起戰“疫”防線。

2020年5月,中國平安承辦“戰疫戰貧,與你同行”消費扶貧云上行活動,在啟動儀式上宣布采購扶貧農產品1.5億元。

智慧扶貧模式,中國平安深入推進"三村工程" 

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又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對未脫貧的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做好貧困村的脫貧幫扶工作,才能消除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決勝全面小康。為了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貧困縣摘帽,大小企業發揮自身科技、產業、資源等獨特優勢,主動承擔脫貧攻堅的共同社會責任。

中國平安推行的“三村工程”是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企業精準扶貧項目的模范?!叭骞こ獭敝饕ù骞?、村教、村醫三個方面,是對應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的多方位智慧扶貧模式。智慧扶貧不是簡單的幫扶捐贈,既要投入人、財、物等資源,也要發展產業、促進就業、銷售扶貧產品,做好教育基礎建設,深層次地推動貧困地區經濟、文化水平發展,幫助實現長尾可持續致富能力;更要做好醫療建設與培訓,健康是脫貧致富的第一生命力,脫貧攻堅的同時也要防止脫貧人口因疾病問題返貧。據悉,平安集團已在全國21個省或自治區落地“三村扶貧工程”項目,累計提供專項扶貧資金232.13億元;援建升級鄉村衛生所949所,培訓村醫928000名;援建升級鄉村學校1054所,培訓鄉村教師13545名,扶貧成果扎實。

中國平安“青少年科技素養計劃”亮相全國科技活動周,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與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現場觀看學生作品并給予高度評價。

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平安將聚焦“三區三州”,發揮出自身醫療、教育、科技領域的獨特優勢,實施精準扶貧、智慧扶貧,讓貧困縣、貧困村可以實現自我造血式脫貧,降低城鄉醫療教育資源之間的落差,在扶貧攻堅道路上打造出助力貧困人員、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平安模式”。

升級發布ESG報告,邁入企業社會責任新臺階 

2020年開年的疫情,許多人在追根溯源的過程中發現一個事實,我們永遠不能低估大自然的力量,心懷敬畏之心與自然和諧共處或許是人類賴以長久生存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義。社會發展和生態平衡某種時候似乎處于對立面,我們需要自然資源,需要占有土地,進而導致如今許多的環境問題,氣候變暖、植被減少、土地沙漠化等等。這些看起來很宏大的問題,事實上恰恰是整個社會面臨的基本問題。

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當大多企業將社會責任定位于客戶利益、員工福利或公益項目時,中國平安升級建立以“環境、社會、治理績效”三個核心驅動的ESG架構,將原本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ESG報告,不僅限于利益相關者,還包攬環境問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深度推進可持續發展轉型。

上自企業投資,中國平安的綠色產品投資有512億元,包括環保領域、扶貧投資、社會普惠投資等類別,而中國平安也對責任投資有明確的界定,一方面是環境標準,另一方面是社會普惠標準。下到脫貧幫扶,中國平安將合理開發環境資源與產業脫貧結合,借助“金融+科技”的優勢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無論是助力環保事業還是脫貧攻堅,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中國平安在建設和諧社會以及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方向上正在不斷前行。

科技抗"疫",快速響應貢獻平安力量

2020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襲,迅速蔓延并波及全國,疫情初期防疫物資緊缺,針對新冠病毒的醫療研究空白,核酸檢測與醫療服務無法迅速跟上,企業必須帶頭,依靠自身金融、醫療、科技等獨特優勢,參與這場全民抗“疫”的戰斗。中國平安充分調動集團內外資源,從醫療、保險、金融、公益等多方面為抗“疫”貢獻平安力量。

作為“戰疫先鋒企業”,中國平安不僅為抗“疫”進行了資金和物資的捐贈,保障醫護人員、志愿者們的安全;更重要的是針對新冠病毒提供的醫療服務和核酸檢測服務,平安健康(檢測)中心作為武漢定點機構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平安好醫生、平安智慧城市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提供線上問診、疫情動態發布、智能閱片等服務,融合互聯網、醫療科技力量為排查患者、抑制病毒傳播落實了多方位的有效舉措。

平安“移動健康檢測車”搭載全數字化醫療設備和名醫專家,走進江西瑞金舉辦大型義診活動。

當脫貧攻堅遇上抗“疫”戰斗,各貧困縣、貧困村的醫療衛生條件本就較差,此外停工停產令眾多務工人員收入減少,不僅增加脫貧難度,甚至可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返貧情況出現。對此,中國平安設立專項基金定向支持抗擊疫情與救助扶貧,落實醫療研究、物資、資金救助,并用強大的保險金融實力,助力小微企業復產,員工復工,讓民眾有班上,解決疫情期間貧困區域如何自我造血,守住脫貧成果的核心問題,承擔特殊時期更為重大的企業社會責任。

樹立責任標桿,讓CSR流行起來

由南方周末主辦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十二屆,是同類媒體評選中發起最早、操作時間最長、涵蓋面最廣、調研數據最龐大的一個。評選年度典范責任企業,旨在鼓勵廣大企業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樹立標桿。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多面體,中國企業責任年會全面展示各類責任案例,以指導更多企業創造社會價值,并反哺企業品牌發展。

2020年責任年會,南方周末將年度關注環節設置為企業戰“疫”觀察。企業戰“疫”行動一方面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意識,另一方面也是企業科研、金融、互聯網+服務能力的全方位實力展示。此次中國平安獲選“年度典范企業”與“戰疫先鋒企業”,是對平安扶貧、戰“疫”、公益、保險保障等高效落實且成效顯著的責任案例的認可與肯定,借助切身的責任案例,中國平安給出了融合“金融+科技”實力,對包括環境在內的廣泛社會問題的責任實踐方案,以及當“黑天鵝”事件來臨,企業如何高效整合資源,承擔社會責任的新實踐、新內涵。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