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貉之爭到人貉之和

那也許并非是咬傷,“皮膚上除了一個擦痕外,沒有牙印,沒有撕裂傷,沒有‘咬合’的痕跡”。那更像是一場遭遇——幼貉從草叢躥出來,恰好與陳女士的腳踝打了個照面,驚慌逃竄中牙齒擦過了腳踝上的皮膚。

生活在城市生態系統里,貉也有覓食的能力,王放曾目睹過,貉會去河溝里捉小螃蟹、青蛙,去土里挖蚯蚓,在昏黃路燈下抓甲蟲,與人類的接觸大大降低。

(本文首發于2020年8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貉的本性溫和,也很怕人。 (王放/圖)

很多人知道成語“一丘之貉”,但從未見過這種小動物。最近,在上海市西南方向的松江區,有居民發現晚上在小區里散步居然會偶遇貉,甚至產生沖突。

2020年7月7日晚,家住松江區米蘭諾貴都小區的陳女士散步路過一片草叢,驚起一只貉,掠過她的腳踝。她發現腳上有抓傷和咬傷的痕跡,趕緊注射了狂犬疫苗。當她在小區微信群里向其他業主提醒貉的風險后,業主們紛紛投訴,希望把貉統統抓走。

貉像貓,但屬于犬科。腿短這點卻“無可奈何”地隨了浣熊,也和浣熊一樣眼睛外圈長著黑毛。貉并非最近才侵入城市,而是上海的原住民,也廣泛分布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東亞地區。

松江林業站曾透露,松江區約有70個小區出現過貉。只不過不像現在這么多,又往往躲著人類,所以大多數人并沒有發現。忽然涌現的貉打哪兒來?貉會咬人甚至傳播疫病嗎?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們宅家里,動物走上街頭,人獸如何在城市里和諧共處,值得探討。

“我就是想喂貉,我不喂它們吃什么呢?”

為了解決業主們的困擾,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的團隊被請來現場調查。團隊一來就看見二十多只貉聚在一起,吊起了好奇心。

夜晚,二十多只搶食貓糧的貉,背后的白光是更多貉的眼睛。 (王放拍攝視頻截圖/圖)

2019年起,貉就被王放團隊選為研究城市野生動物的代表。除了分布廣泛、能很好地適應城市環境、具有樣本意義外,還因為給它們戴跟蹤檢測用的頸環、抽取血清時,溫順配合,研究能安全地展開。

所以“貉傷人”事件讓王放感到困惑。他與歐洲、日本同行交流,起初的共識是,貉尤其是幼體貉很怕人,主動傷人不現實。

王放查看過陳女士的傷口,認為那也許并非是咬傷,“皮膚上除了一個擦痕外,沒有牙印,沒有撕裂傷,沒有‘咬合’的痕跡”。那更像是一場遭遇——幼貉從草叢躥出來,恰好與陳女士的腳踝打了個照面,驚慌逃竄中牙齒擦過了腳踝上的皮膚。王放調研過數百名松江各小區的業主,其中只有兩例被貉“咬傷”,情形與陳女士差不多,是遭遇,而非貉主動攻擊。

但在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憂慮仍在蔓延。米蘭諾貴都業主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