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封禁的中國應用:渡過至暗時刻
很多人說,現在是出海企業的至暗時刻。但在漩渦中心,我當下的感受是超越于此的。越是關鍵時刻,創始人對公司和團隊的影響越大,你是唯一能扭轉局面的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黃劍
北京時間2020年6月29日晚,印度電子與信息技術部(以下簡稱“電子信息部”)發布公告稱,為保護印度主權完整、國防安全與社會秩序,將在印度市場封禁59款移動應用。聲明沒有提及具體國家,但59款應用全部為中國公司或由中國人在海外注冊的公司所開發。
封禁名單中除了有互聯網巨頭的產品,比如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抖音國際版)、騰訊旗下的微信、阿里旗下的UC瀏覽器、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圖等,也包括此前在印度市場大獲成功的創業公司產品,比如有“印度版今日頭條”之稱的NewsDog(2018年完成C+輪融資)和有“印度版淘寶”之稱的ClubFactory(2019年初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
英國《金融時報》數據部的報告顯示,印度在2015年首次取代中國,成為外國直接投資(FDI)頭號目的地。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互聯網企業和資本也在深度布局印度市場。據印度全球關系智庫Gateway House于2020年3月發布的報告,截至當月,印度本土30家獨角獸企業(估值超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中18家有中國資方背景,中國投資者已向印度初創企業投入約40億美元。而應用信息公司AppsFlyer的統計則顯示,2018年和2019年,印度國內下載量前200的移動應用中,中國應用占比分別為43%和38%。
禁令突如其來,不僅打亂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印的投資計劃和商業戰略,也給這些企業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損失。據志象網援引相關信源的說法,過去幾年,字節跳動在印度的投入超過10億美元,如今旗下產品在印度市場幾乎全部折戟,損失將超過6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出海企業過去數年打造的一套本土化行業生態,也將隨之崩塌,并對當地的就業和上下游產業造成沖擊。7月,一份由Club Factory發給賣家的郵件顯示,由于政府封禁了平臺在印度境內線上線下的支付結算,在政府撤銷對其應用程序和網站的禁令前,Club Factory將暫停向賣家結算貨款。
如今,禁令出臺已有一個多月,漩渦中的中國企業要如何渡過至暗時刻?風波會如何影響他們對出海創業和全球化的看法?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在“大航海時代”中的角色?又將如何轉舵求生并繼續遠航……《南方人物周刊》專訪了出海電商平臺Club Factory創始人李嘉倫,嘗試解答部分疑問。
Club Factory于2016年末進入印度市場。數據分析平臺App Annie的統計顯示,2019年6月,Club Factory已成為印度月活躍用戶數量第三的在線購物應用程序。據官方披露,2020年2月,其印度業務開始盈利。
以下是Club Factory創始人李嘉倫的自述。
面對封禁,企業能做的已經非常有限
?我最早得知印度要封禁Club Factory的消息,是通過一張印度晚間新聞的照片。照片是印度員工發來的,大概在北京時間6月29日晚上10點。照片顯示,包括Club Factory在內的59款中國移動應用將被印度政府封禁。
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我的第一反應是假新聞。疫情期間,印度經常有些假消息傳播。我們之前并未收到任何官方通知或質詢,直接封禁也不符合法律程序。很快確認這條新聞來自官方媒體后,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聯系了幾家同在封禁列表的中國團隊,發現大家都是一頭霧水。事發突然,次日公司開會討論前,我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