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非化工廠爆炸?四川樂山五通橋異味濃霧需要一個科學解釋
化工項目應該增加透明度。項目最終產品以及工藝流程中會產生的中間品是否有毒有害,生產環節有哪些風險,如何控制風險,都應該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污染物排放等監控數據,也應該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實時展示,以供監督。只有充分的透明和嚴格的監管,才能確保民眾對化工企業的安全性有信心。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直接聯系)
2020年8月20日上午,四川樂山市五通橋區出現異味濃霧,疑似化工企業發生泄漏,導致大批市民自發駕車撤離。官方通報稱區內所有化工企業都沒有發生爆炸,有關部門的快速檢測也沒有發現氯化氫等氣體超標。但有刺激性氣味的濃霧是如何產生的,還需要一個科學的解釋。對于轄區內的化工企業,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并更加透明地披露其環保等相關信息,才能讓民眾安心。
據四川日報旗下封面新聞發布的視頻顯示,8月20日上午,有穿當地一家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